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浙江龙泉古法烧瓷匠人陈先明:40余载只为千年青瓷不老

0
分享至

(原标题:浙江龙泉古法烧瓷匠人陈先明 炼艺40余载,只为千年青瓷不老)

2009年,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从三国两晋到现今,龙泉青瓷的千年窑火始终不灭,靠的是一代代匠人的传承与创新。这其中,不乏一些低头钻研了大半辈子的匠人。

高温浴火而生 古法龙窑烧制窥见繁琐技艺

刚见到陈先明,这位64岁的老人家,便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前往龙泉宝溪乡,去看那里用于古法烧制青瓷的龙窑。一路上,坐在副驾驶的他不住地扭过头,用一口吃力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龙泉青瓷,那骄傲的语气像是在炫耀自家孩子。

陈先明带我们参观的清代龙窑位于溪头村。龙窑由石块与陶砖垒砌而成,内有窑室二十间左右,整体呈空心拱形。窑头、窑床、窑尾,依山坡自下而上而建。

“做青瓷最难的就是烧窑,坯和釉看着都很完美,一烧制可能就不是这么回事了。”陈先明抚摸着窑头,“用龙窑烧制青瓷更是难上加难,成品率极低,十件青瓷拿去烧,没人敢讲能有几件是成功的。”

龙泉青瓷制作第一步:揉紫金土。

青瓷需在1300℃的龙窑内“浴火”20~30小时,而燃料用的是最原始的柴火,受天气因素影响极大。烧制过程中,青瓷可能沾上飘落的窑渣,也可能因还原气氛不同,导致同样釉水烧制出不同釉色。

龙窑烧制不确定因素本就甚多,若是至关重要的“开间”再出了差错,便功亏一篑。如同烹饪中式料理时,厨师对火候、油温的拿捏,判断可否“开间”,也全凭烧瓷人的经验。与瓷器一同烧制、用来测定窑内温度的火照是一个标本,经验丰富的烧瓷人单凭火照,就能判断出窑内的温度、胎的成型度,以及釉的成色。

“看火照马虎不得,开第一间窑室的时机尤其重要,会直接影响后面几间的烧成进度。”陈先明说道。这门讲究经验的绝活可不是每个烧瓷人都在行的。别家在烧制青瓷时,便常常邀请陈先明前去帮忙分析火照。

匠人的寂寞与坚守 四年成就龙泉青瓷挂盘之最

陈先明这大半辈子都在和青瓷打交道。

早在47年前,17岁的陈先明便来到溪头村拜师学艺。那时,售卖龙窑烧制的碗具成了整个村的经济来源。“我记得很清楚,基本每个人都得挑240个碗,一个碗重半斤。全村人挑着扁担翻山越岭,走上一天来到县城,把碗具装上大货车,再派两个青壮年,押车运到上饶卖碗。”聊起这段经历,陈先明很是感慨。

改革开放后,烧制和售卖青瓷不再是村里人唯一的经济来源。许多人耐不住制瓷的寂寞外出谋生,而陈先明仍旧行走在这条道路上。到了1998年,陈先明办起了先明青瓷厂,和大家一样,他的青瓷厂也使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现代煤气窑烧制。经过之前二十多年的实践,从坯体原料、釉彩原料再到设计、烧制,每一个环节他都精通。于是,陈先明便开始着手研究礼品挂盘的烧制。青瓷挂盘底面面积占比大,烧制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力,容易开裂和变形,当时鲜有人烧制成功,成了一道攻不破的难关,而陈先明偏偏喜欢迎难而上。

“那时,我满脑子想的全是盘子,怎么搭、怎么烧,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通过四年的探索,陈先明成功烧制了一个直径达1.02米的哥窑大盘。迄今为止,仍是龙泉青瓷挂盘之最。

起先,陈先明尝试了十几次,往往还没等到上釉,就已宣告失败。毕竟1.02米直径的挂盘,光坯体就重达一百多斤,且在素烧前,坯体没有任何支撑力。陈先明取来一个充气轮胎,让五六个工人把坯体挂盘翻过来,倒扣在充气轮胎上进行修坯。这一小小的改变,使坯体顺利成型。此后,陈先明成为龙泉生产青瓷礼品挂盘的大家。2003年,他烧制的荷花盘被龙泉市政府推荐,成为赠予外宾的国礼。

青瓷让人不老 推动青瓷大众化是传承也需创新

在陈先明的店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青瓷:有清代龙窑烧制的、有现代煤气窑烧制的、有手工制作的、也有模具制作的。在这个追求效率的年代,他的展台上永远不会缺少龙窑烧制的作品。“龙泉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必须传承下去,让后人看到,否则这‘人类非遗’怎么站得住脚嘛?!”这位64岁的老匠人瞬间提高了语气。

令陈先明欣慰的是,大女儿和大女婿传承了他的手艺与匠心,跟着他潜心研究青瓷。小女儿和小女婿在工作之余,也会帮着父亲做一些小型器件。大女婿张华清对青瓷艺术充满了敬畏之心:“这几年,我跟着岳父学习,对青瓷算是有了系统的了解。对于古人的青瓷烧制艺术,我们这代人是需要仰视的,也许我用尽这辈子都摸不透。”

平日里,陈先明喝茶聊天,话题也总绕不开青瓷:市场走向如何、当下年轻人喜欢什么、明年接下来该做什么新产品……2018年,陈先明打算把重心转向日用品市场,发挥自己的设计强项,生产一些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使部分青瓷走向大众化,让更多人了解青瓷艺术、恋上青瓷艺术。

这位64岁的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常说:“青瓷让人不老!”青瓷的釉色,即使过一千年仍不会改变;当制瓷人沉下心来,不老的青瓷也将制瓷精神永远定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乌克兰天都塌了,欧盟决定不再延长农产品免税政策,执行时间出炉

乌克兰天都塌了,欧盟决定不再延长农产品免税政策,执行时间出炉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5-08 18:32:55
江苏58岁正厅任上落马

江苏58岁正厅任上落马

上观新闻
2025-05-09 12:01:04
25:0再次震惊世界!中国开始重新定义战争规则和地缘格局!我们还需要警惕什么?

25:0再次震惊世界!中国开始重新定义战争规则和地缘格局!我们还需要警惕什么?

李光满说
2025-05-09 16:36:58
关税高压下赴美生产?中国卖家:已劝退

关税高压下赴美生产?中国卖家:已劝退

品牌工厂
2025-05-09 11:37:30
同样都是争议地区,为何克什米尔动荡不断,而藏南却很平静?

同样都是争议地区,为何克什米尔动荡不断,而藏南却很平静?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5-09 07:39:02
杭州25岁女教师被残忍奸杀,整整惨叫了4个小时,禽兽在人间

杭州25岁女教师被残忍奸杀,整整惨叫了4个小时,禽兽在人间

黑猫故事所
2025-05-04 09:15:06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陕西发现部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常治长存

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组在陕西发现部分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常治长存

中国基建报
2025-05-09 09:08:24
武契奇在莫斯科红场:答应过普京我会来

武契奇在莫斯科红场:答应过普京我会来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5-08 18:38:45
不到24小时,印军举白旗投降,中美俄立场一致,巴铁邀请5国出手

不到24小时,印军举白旗投降,中美俄立场一致,巴铁邀请5国出手

吴欣纯Deborah
2025-05-08 16:47:06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三天是男人的极限”,女孩谎称提前开学去见男友,网友直接举报

“三天是男人的极限”,女孩谎称提前开学去见男友,网友直接举报

妍妍教育日记
2025-02-09 22:58:40
28岁女子相亲6次失败6次,网友一看女子照片懂了:牙尖嘴利谁敢娶

28岁女子相亲6次失败6次,网友一看女子照片懂了:牙尖嘴利谁敢娶

辣媒专栏记录
2025-05-09 11:40:03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工信部将整顿“隐藏式车门把手”

经济观察报
2025-05-09 08:14:04
油价大降2.37元/升,全国92号汽油降回解放前,下次5月19日调价

油价大降2.37元/升,全国92号汽油降回解放前,下次5月19日调价

猪友巴巴
2025-05-08 14:50:03
中央巡视组进驻期间,许红兵主动投案

中央巡视组进驻期间,许红兵主动投案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2:20:12
美媒:美众议院通过法案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美媒:美众议院通过法案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

环球网资讯
2025-05-09 09:15:11
再传捷报!印度,被打懵了!

再传捷报!印度,被打懵了!

大嘴说天下
2025-05-07 21:55:33
王汉龙:我是中、塞、斯三国混血,选择中国国籍的态度很坚决

王汉龙:我是中、塞、斯三国混血,选择中国国籍的态度很坚决

懂球帝
2025-05-09 11:51:48
谷歌AI突然登顶,震惊全球

谷歌AI突然登顶,震惊全球

科技头版Pro
2025-05-08 14:54:54
在银行买到“掺假金条”?业内:可能有两种情况

在银行买到“掺假金条”?业内:可能有两种情况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12:33:06
2025-05-09 17:12:49

头条要闻

印巴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巴总理:敌方战机被炸得粉碎

头条要闻

印巴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巴总理:敌方战机被炸得粉碎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灾难性公关 毁掉曾黎二十年人缘积累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房产
教育
手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教育要闻

他们的建议最接地气,点赞收藏给孩子看

手机要闻

荣耀400海外版本开启预热,潮流科技引全球瞩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