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东北,不论是电视剧、综艺或小品,总要刻意穿上东北大花袄,可实际上,现在已经很少有东北人这么穿,而且大花布也从来不独属于东北,很多人小时候家里都曾有过一两床经典款大花棉被。那么,我们对东北人爱穿大花布的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
国产大花布,东北最正宗
建国初期,人们的服装都走简单朴实的路线,颜色也都比较单调,放眼望去,基本都是暗沉的深蓝、墨绿、黑色或者灰色。苏联领导人来华访问时,觉得这样完全展现不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风貌,希望人们能穿上漂亮的花衣裙。
当时中苏正交好,老大哥的建议自然十分重视,为了人们的着装问题,1956年1月,有关部门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明确提出:爱美是人的天性,美和装饰是一种艺术,服装的整洁美观是一种有文化修养和热爱生活的表现。《中国青年》杂志也发表文章,号召姑娘们穿花衣服。
恰好这一时期苏联花布产量过剩,也为了弥补我国棉布短缺,中国便从苏联进口了大量花布。不过,因为苏联受霍赫洛马装饰画风格影响比较大,花布上图案非常密集、颜色也极为鲜艳,一开始很难被人们接受。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号召干部带头购买,甚至提出“爱国穿花布”的口号,把穿着苏联大花布的衣服看作是穿爱国衣,女性干部穿大花布拉吉,男性干部要穿花衬衣。
山西汾阳还动员当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每人至少要买一件苏联花布衣料。若有不肯穿花布者,会被批评是“跟不上形势发展”、“没有国际主义精神”,有些不愿穿花布的男性,被冠以思想落后的帽子。
虽然有了进口布料,但是印染厂们也没有停下自行研发的脚步,终于,东北一家印染厂首先开发出了凤穿牡丹图案花布,结束了没有国产印花布的窘况。
正是因为这种首创,在很多人心里,最正宗的花布就是二尺三宽幅、只有红绿蓝三色的东北纯棉布,根据所印的凤凰大小的不同,还有着“大凤”“小凤”的别称。
地理+审美,花布确实很东北
花布刚一流行,图案上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飞机、工厂、烟囱、麦穗、卫星发射架、延安宝塔山等等。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的改变,带有政治色彩的因素逐渐消失,传统吉祥图案成了主流,或是单个的凤凰、牡丹、石榴,或是凤戏牡丹、鸳鸯戏水等组合,寓意夫妻恩爱、多子多福,颜色也多以艳丽的红绿为主色。
不过,哪怕苏联因素大范围退出内地,因为地理位置相近的缘故,东北也依然深受其影响。除此之外,花布在东北地区显得格外突出,也和以前当地的审美传统有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国家宝藏》中被官方吐槽的乾隆瓷母瓶,以及之前一篇对比乾隆、雍正审美的微信文章,两者都给人乾隆皇帝品味很差的印象。
但调侃归调侃,其实不论康雍乾三代,还是往上推到清代最初的几位皇帝、往下推到清朝末期的几位皇帝,大家的审美都差不多,概括一下就是:都很偏爱粉彩、锦地、百花等艳丽繁复的图案,都很满族。
汉族的审美经过长久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清淡典雅的风格,即使使用花色,也都比较克制,疏密有当。
但是对于清代,它们发源于东北,在当时属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地区,人们的审美还都处在比较初期的阶段,更喜欢追浓烈艳丽、带有强烈冲击感的色彩和丰富复杂的图案,花朵繁复密集得像要满出来,这一点从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也能窥见一二,所以大花布一出,很难不让东北人为之倾倒。
不过,必须要为东北人正名的是,即使在东北,生活中也没什么人会把大花布穿在身上,基本只用于被面和床单,为数不多用于服饰时,也一般都以儿童衣服为主,求的是图案上的吉祥寓意。
大花布成为东北符号,东北人自己“功不可没”
要是只从花色来看,其实称作台湾花布也未尝不可。
20世纪50、60年代,因为引进了自动滚筒染印机,台湾地区印花颜色增加到十几种,图案多源自传统常见的吉祥图案,如牡丹花、龙凤、鸳鸯等,颜色也以艳丽的桃红、大红等为主,和我们现在见到的东北花布几乎分不出什么差别。
真正让东北花布成为一个符号的,是大家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强化不仅来自外地人,也有东北当地人。
一方面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比较漫长,人们长时间见到的都是白色、灰色等比较压抑的颜色,这就使得他们格外热爱象征着生命力的红色、绿色,而且东北地区满族人较多,在满族习俗中认为红色是可以驱邪避凶的颜色,所以大家的服饰生活、日常用品中都会比较经常使用“红配绿”。
另一方面,从色彩上来看,红绿的纯度都很高,两者之间相互衬托,会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给人个性张扬之感,与东北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相似,在“红配绿”还没有被群嘲的时候,人们很愿意用这个颜色代表自己。
此外,对比强烈的红绿两色,也能带来最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这个非常重要、需要格外注意”的印象,非常适合在舞台上展现,所以东北的很多文艺作品在演出时都会选择红配绿的花布作为道具。
后来,随着春晚小品舞台渐渐被东北人占据,为了短时间塑造最鲜明的人设,创作者们沿袭了他们以往在演出中的习惯,直接选择了东北大花布的衣服。
如今占据直播平台半边天的东北主播们,也时常刻意地用东北花布达到搞笑的效果,比如快手红人,每天穿着花棉袄、顶着假头套拍段子的张二嫂。
这些由东北人自己塑造出的形象,不断加深人们对于东北根深蒂固的误解——在东北,人们最爱大花布,至于现实中到底怎样,并没什么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