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年2月19日,被后世誉为“巴洛克音乐两大扛把子”之一的亨德尔(另一个则是巴赫)刚刚创作完毕的颂歌《亚历山大大帝盛宴》在伦敦考文特花园剧院首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从此以后,久居英国的亨德尔摸准了腐国人民的口味,不再一门心思捯饬意大利歌剧,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清唱作品上,终于在1742年创作出了传世佳作《弥赛亚》(也许你不知道这部作品,但你一定听过其中的《哈利路亚》)。
尽管除了亨德尔的铁杆粉丝,一般人恐怕都没有听说过这部颇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论艺术成就,它也无法超过后期的《弥赛亚》,不过,这部颂歌所涉及到的一桩纵火案,却可堪称西方古典世界的一大悲剧。
纵火案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宴席的主人——亚历山大大帝。
公元前331年,势如破竹的亚历山大军队在高加米拉以少胜多,击溃波斯帝国最后的反抗力量。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一手好牌却输了个精光,从战场上狼狈逃跑,将自己的帝国拱手让给这个年轻的征服者。
眼看着当家的连小姨子都来不及带就溜号了,帝国上下再无心恋战,都城巴比伦和冬宫苏萨纷纷敞开大门,喜迎王师。
但大帝并没有停下征服的脚步,他继续挥师东进,打击残余的波斯帝国势力。很快,他们进入伊朗高原,来到波斯帝国的灵都:波斯波利斯。
在亚历山大兵临城下之前,大部分希腊人只能从道听途说中幻想这座城市的模样。
波斯波利斯始建于大流士一世时期,前后共花费了60年的时间,历经三代君王才得以完成。由于帝国疆域的扩张,波斯波利斯的地理位置不适合于帝国统治,因此渐渐成了一个举办大型活动的行宫。
在一个高18米,长530米,宽330米的人造高台之上,耸立着诸如万国之门、觐见厅、玉座厅、百柱厅、大流士宫殿、薛西斯宫殿这样听上去就霸气十足的名字。拿“万国之门”为例,该门实为一个25米长的大厅,入口大门高达18米,每边都有一个舍杜(亚述文化中的一种翼兽身人面的神兽)守卫。入口前有大平台和大台阶,石阶两侧墙面刻有 23 个民族朝贡队伍的进贡场面。
为了建造该城,历代波斯帝王不断从帝国境内召集能工巧匠,征召各种珍贵建材。木材来自黎巴嫩、伊朗和阿富汗的深林,黄金来自小亚细亚和大夏,粟特人为他们提供宝石,埃及人为他们提供白银和乌木,努比亚和印度则运来象牙(其实这段史料记载的是苏萨宫殿的建造材料,但估计波斯波利斯的待遇肯定不会比这差)。无怪乎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罗斯感叹道:这是“太阳下最富庶的城市”。
可以肯定,波斯波利斯的金碧辉煌一定闪瞎了这帮希腊半岛来的土包子。
接下来的剧情,就跟圆明园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了。
再下一城的希腊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犒劳自己的机会。他们冲进城里,屠戮抢掠,甚至为了争夺战利品自相残杀。
但最大的宝藏,是存在王宫里的12万塔伦特(1塔伦特当时相当于25千克)的金银。
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不妨比较一下亚历山大即位时,自家国库里的白银数量:70塔伦特。
这笔巨款,除了少数被用于填补军需外,其余的被征调来的10,000辆驴车和5000头骆驼运回了苏萨。
洗劫过后,亚历山大开始在宫殿里大宴群臣,如同颂歌所唱:
'Twas at the royal feast, for Persia won
By Philip's warlike son...
(菲力之子,孔武烈刚,既灭波斯,帝宴四方)
大帝嗜酒是出了名的,毕竟,他最后是把自己喝死的(暂且不算那些暗杀阴谋论)。不过,他可能还是一个酒品不太好的家伙。因为就在某晚的酒会上,大帝撒酒疯撒出乱子了。
事发当晚,亚历山大正在波斯波利斯的王座厅宴请群臣。正喝在兴头上,突然,他的手下大将,托勒密的情妇泰依斯(据说同时还服侍亚历山大)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大帝何不把波斯波利斯烧了助兴呢?宴席上的各武将们本来就醉得神志不清,禁不起美女的挑拨,立刻鼓掌起哄。亚历山大也被众将士鼓动起来,举起火把,带着他们开始四处放火。
歌词的第四段,则再现了这个细节。
And the king seized a flambeau with zeal to destroy;
Thais led the way,
To light him to his prey
And, like another Helen, fired another Troy.
(手执明煌之火,心怀败毁之念;泰依斯持炬在前,帝猎焚宫庙于后,袭海伦故事,复特洛伊之劫。)
不过,这段历史的真相,恐怕并没有如此戏剧。大帝的纵火原因,其实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政治行为。
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记》这部被公认为有关亚历山大东征史的最权威的史书中,作者阿里安揭示了这场纵火的真正原因:亚历山大要报波希战争时,波斯军队焚烧雅典卫城的一箭之仇。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一世亲率大军,号称80万,入侵希腊,以完成父王大流士一世的未竟霸业。
可不想,这支大军被300名斯巴达军队和数千名希腊联军阻击在了温泉关。尽管后来波斯军队从小路绕过关隘,两面夹击消灭守军,希腊人的抵抗精神还是让薛西斯颇为恼怒。
更令他火冒三丈的是,由于在温泉关耽误了战机,等他气势汹汹杀入雅典时,雅典早已人去城空。和尚跑了庙还在,薛西斯就下令焚城,以发泄心中的怒火。
如今,不可一世的波斯帝国已被收入大帝囊中,自认为是希腊人民代表的大帝,自然不放过这样一个为国民报仇的机会。毕竟,薛西斯你这秃子烧得,我就烧不得?
除了摆姿态之外,亚历山大其实还有更加现实的考虑。
当时大流士三世还在波斯东边集合残部,准备反攻。在波斯波利斯周边,忠于他的贵族也对希腊军队虎视眈眈。大帝的野心,从来没有被波斯的金银财宝所迷惑,他的目标是一直向东,再向东。
如此一来,波斯波利斯就成了一个累赘:既无派兵保卫价值(巴比伦和苏萨才是帝国真正的心脏),也不能就这样拱手让人。若敌人再度攻占此地,很有可能掘地三尺,挖出希腊人错过的宝藏,用以壮大自己力量。
与其这样,不如一把火烧了这鸡肋。
大火并没有毁掉波斯波利斯,烧掉的仅只是建筑物的上层结构。然而,经受了这场大火之后,波斯波利斯就和建设它的帝国一样,被化为历史斎粉,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历经风吹雨打之后,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繁华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