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京东物流神创新:无人仓不炫技“人机CP”组超强战队

网易艺术 2018-05-29 09:57:54

还记得“北京8分钟”刷爆朋友圈的物流黑科技吗?短片在向世界展现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商行业时,选中了京东物流“亚洲一号”。因为“亚洲一号”全流程无人仓在智慧物流领域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5月24日,基于十余年的物流经验积累和无人仓的建设实践,京东物流首次公布了无人仓建设的世界级标准,即“三极”、“五自”和“一优”原则。这标志着,由中国物流人自主研发的无人仓智能控制系统,正在开启全球智慧物流的未来。

当前,无人仓已然成为电商物流的标配,包括京东,菜鸟、苏宁在内的物流企业都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无人仓并形成了无人仓群。但事实上,无人仓的表象是无人操作,实质是高精尖技术与智慧系统的结合体,从传统仓库到无人仓的终极形态,要经历5个层次的演变,虽然行业里大家都在提到无人仓的应用,但实质上因为发展层级的不同有着天壤之别。

而京东无人仓标准也得到行业多位专家认可。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的副会长王继祥表示,在B2C领域,由于商品品类繁杂,配送需求多样,建设无人仓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其关键在于建设一个能够自己决策的“智能大脑”,而京东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也将使产业内的每一个企业都享受到智慧物流发展的成果。

首次揭秘无人仓机器人每秒跑3米

位于上海嘉定的“亚洲一号”三期无人仓是本次接受媒体参观的仓,它也是首次开放,是全球第一个规模化运行并投入实际使用的全流程无人仓。目前,该仓已经实现货物从入库、存储、包装、分拣的全流程无人化。在电商企业强调高效时,无人仓已然成为电商物流的标配,相较于无人机、无人车灯末端配送黑科技,无人仓的应用能更早在实际运营中体现作用。

与传统的仓库不同,在京东无人仓内,你看到最多的不是人,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当你一走进大门时,第一个发现的就是一些白色机器人,这些机器人主要负责测量商品的体积重量;而继续脚步,来到无人分拣区,300个分拣机器人井然有序的进行取货、扫码、运输、投货,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一水儿的京东红,在这个广阔的分拣区域内,往来穿梭都是自己搞定,还能自己充电。


据无人仓员工透露,他们叫这些机器人作“小红人”。小红人每秒速度为3米,这是全世界最快的分拣速度。陈杨勇是京东无人分拣业务负责人,管理着无人分拣区域300个“小红人”的运营,上海市53个配送区域的部分商品均是从此处完成分拣的。

在以前,陈杨勇和兄弟们工作非常辛苦,每个分拣员一天要弯腰3000次以上,“下班回到家,什么都不想干,躺床上就睡”,“小红人”智能分拣系统的引入,让他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优化无人分拣的流程和管理。今年五一期间,陈杨勇带领“小红人”参加央视强档《开门大吉》,现场自信而炫酷的展示,让他得到潮水般的掌声,陈杨勇也因此成为京东物流的一个“网红”。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不会取代人的岗位,相反技术的发展能够把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在“无界零售”的愿景下,智能技术将极大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商业运行效率,带来商业模式的变革。

据了解,京东上海亚洲一号无人仓单日分拣能力达到20万单,每单约包含1-3件包裹,意味着每天约有60万件包裹从无人仓出库并配送至全国,该仓主要以3C、数码等小件商品为主。而随着电商单量不断攀升,无人仓发挥着提升整体运营效率的作用。

和机器人做朋友探索智慧物流的创新与共生

都说京东无人仓是智慧物流的代表,殊不知,京东无人仓也是人与机器共生,高效处理订单的代表。在京东看来,从传统仓转型,无人仓及一系列智慧物流中心的建设和应用,是京东物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战略性举措,其不仅大大提升了仓储物流的效率,也改变了仓储系统的人才需求结构,为物流人的转型、成长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邹瑞是随着无人仓成长起来的一名工程师,在无人仓规划建设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邹瑞对打包、存储等环节的机器人的性能、参数了然于心,凭借机器人运转的声音就能判断其故障并能够迅速给出解决方案。

邹瑞成长背后得益于京东对物流人才的培养。2016年,京东物流启动了云梯计划,该计划旨在针对未来亚洲一号、中控组负责人、自动化仓专业系统人员以及专业设备人员进行重点培养,构建自动化专业力人才梯队,邹瑞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对于该计划的启动,京东方面介绍,一方面新设备需要高学历高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迅速提升专业技能,走向管理岗位;另一方面,大量的产业工人不再只是枯燥且重复性的劳动,而是要转型为掌握新技能的产业工人,让人管理机器人并承担机器人不擅长的工作,人与机器的组合成为一种新的工种,新的CP。

事实上,物流的分拣环节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尤其是扫码和从主滑道分流到细滑道的过程中,人工扫码需要靠眼睛识别订单上的小字,读出地址信息,然后在分到各个滑道,这要求分拣员工头脑特别清晰的对号入座,可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连续长时间工作难免出错,出错就意味着配送过程中需要承受用户退换货和投诉的压力,这对于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的京东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分拣机器人的引入便成为一种必然的需求了。

来自河南周口的80后女孩刘凤霞,是京东华南第二物流园的一名分拣条线的组长,负责东莞线所属的27个站点,手下有8个兵以女员工居多,是该分拣中心的“劳模”。而随着分拣机器人的加入,刘凤霞却成了最好的见证人。

“以前的确是非常辛苦,白班和夜班两班倒,尽管人手也在不断增加,可是货量却增长的更快,现在的订单量是三年前的15倍。”刘凤霞对此记忆犹新,三年前刚刚入职时,这里才刚刚开始建设,现如今已历了自动化设备从无到有的过程。

刘凤霞她们管“麻涌机器人分拣中心”的分拣机器人叫做“小黄人”。刘凤霞介绍,“投用‘小黄人’以后,这里的分拣环节从6个减少到3个,单小时处理能力能够达到12000件,货物分拣更及时、准确,分拣环节的减少让货物搬运次数相应减少,货物更有安全保障。”

毫无疑问,有了机器人的帮助和高新科技的支撑,人类的活动更加的省事和省力。从这个角度看,京东的无人仓技术可谓是造福人类生活的一大创举。

五次演变首席规划师详解世界级标准

在京东物流CEO王振辉看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的加持,将会深入影响物流的每一个环节,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将反向指导上游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同时,短链、智慧、共生是构建无界物流的三大核心要素。作为共生理念的倡导者,京东物流愿意通过公开无人仓的建设标准,与国内、国际上与行业内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京东坚信无人仓为代表的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据了解,基于十余年的物流经验积累和无人仓的建设实践,京东首次公开的无人仓的建设标准包括三个“极”:极高技术水平、极致产品能力、极强协作能力;五个“自”: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一个“优”: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

作为主导京东“无人仓”建设的规划师,京东物流首席规划师、无人仓项目负责人章根云认为,要读懂无人仓的标准,必须从“作业无人化”、“运营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三个层面去理解。

首先,在作业无人化方面,无人仓要具备三“极”能力,无论是单项核心指标、还是设备的稳定性、各种设备的分工协作都能达到极致化的水平。 目前,京东无人仓创造了多个单项指标的行业纪录。40000平米的仓库内各种机器人多达上千台,智能设备使用密度之高世所罕见。

其次,在运营数字化方面,无人仓需要具备自感知、自适应、自决策、自诊断、自修复的能力。无人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最能体现其智慧化的地方,并不是其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执行的能力,而是其自主决策,判断,纠错以及自我修复的能力。运营过程中,与面单、包装物、条码有关的数据信息要靠系统采集和感知,出现异常要自己能够判断。

比如,在大型无人分拣区,依靠视觉识别和智能导航技术,“小红人”能以最优线路完成商品的拣选,出现常规故障,小红人能在短短30秒内自动修复。无人仓“智能大脑”能在0.2秒内为“小红人”计算出680亿条可行路径,并做出最佳选择。事实上,运营的数字化,就是为无人仓装上“大脑”、“眼睛”、“胳膊”和“腿”,使其变成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

最后则是在决策智能化方面,无人仓能够实现成本、效率、体验的最优。无人仓大幅度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且效率是传统仓库的10倍。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仓储是核心环节,无人仓的智慧化,在于能够驱动上下游的协同决策,它的数据能让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配送做到更及时的响应,快速地决策调整,进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全供应链的共同协同、共同智慧化。

显然,京东物流无人仓标准的公开,对于推动行业发展,促进行业伙伴共同致力于智慧物流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陈雪 本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陈雪_NY6502
跟贴0
参与0
发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