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化根脉 传承创新发展
守护民族文脉,传承非遗之美,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使命,也是首创置业作为国有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6月20日,由首创置业主办的“守大美非遗 创时代生活”——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发布会暨高峰论坛,在北京盛装登场。
发布会在一场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大美非遗华服秀”中隆重启幕。
大美非遗华服秀
活动邀请到国内非遗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组织机构代表以及首都优秀的非遗传承大师,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从各行各业走到一起,全力支持非遗事业。首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松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纺织非遗领域业务领导孙淮滨,非遗与设计专家、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国家文物局专家、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顾问、原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助理姚飞等业内重量级专家学者悉数到场并致辞。
首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松平正式启动了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并发布“非遗倡议书”。旨在汇聚各届资源,与广大有识之士一道,构筑非遗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推动非遗走进时代,架设起联通历史与未来、传承与创新、民族与世界的桥梁。
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正式启动
首创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松平发表演讲
在活动展览区,首创非遗创新发展平台的合作传承人——“燕京八绝”的八位大师带来了他们亲制的优秀作品:晶莹剔透、惟妙惟肖的玉雕器件;纹饰考究、华贵典雅的京绣服饰;富丽庄重,尽显皇家风范的盘金宫毯;还有花丝镶嵌、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牙雕等代表北京特色非遗技艺高峰的“绝活儿”名作。
燕京八绝之雕漆
燕京八绝之牙雕
燕京八绝之玉雕
燕京八绝之花丝镶嵌
燕京八绝之金漆镶嵌
燕京八绝之景泰蓝
燕京八绝之宫毯
燕京八绝之京绣
这些让人流连忘返,艳惊四座,传承千百年的文化精髓见证了文脉的延续。国家级非遗大师、象牙雕刻传承人李春珂表示,首创是第一家来做非遗资源整合的企业, 为非遗保护做实实在在的事,体现了首都国企的担当。
圆桌论坛深度探讨 让非遗实现自我造血
启动仪式之后,在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策划总监曾辉主持的高峰论坛圆桌会议上,首创置业党委书记李晓斌 ,与非遗与设计专家、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中国非遗保护协会职教专委会主任、丰台区职教中心学校校长赵爱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主任张家洲,2017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经济日报新闻策划室主任许红洲,燕京八绝非遗传承人代表、2008奥运会奖牌设计与制作人张铁成等就非遗的创新化传承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非遗创新发展平台圆桌论坛
专家们各自就如何与“非遗”结缘,如何帮助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社会、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让“久居深闺”的非遗实现“自我造血”,在不破坏非遗生态的前提下实现非遗的产业化等话题进行了研讨,对非遗的抢救性保护等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建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会嘉宾结合北京地区非遗传承人的生存现状,以闻名遐迩的“燕京八绝”为发展范例,深入讨论了北京有利于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以及非遗产业化对非遗传承人培养的助益。
担当使命抓住机遇 推动非遗创新转型
非遗是以非遗传承人为创造主体,文化产品应用于生活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整体。然而,目前我国非遗传承人发展空间狭小且断代严重,产品理念与时代脱节,难以融入市场和大众生活,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与会专家认为,非遗之美需要拯救,需要滋养,需要焕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苑利认为,非遗保护关键在以人为本,传承人的任务是让国家文明不断流,必须给与传承人宽松的发展环境,而企业能参与到非遗保护中去,空间是无限大的。
玉雕传承人张铁成(左)向李松平总经理(右)介绍作品
首创非遗高峰论坛主要嘉宾合影
守大美非遗,创时代生活。首创置业积极响应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和北京市文化中心的定位要求,以产业化运营让非遗文化能真正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未来还将有更多的优势资源不断汇入,为文脉赓续保驾护航,助非遗之美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