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2018:真赝未明的苏轼画作谁会买,文博节目何以持续火爆

0
分享至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文博界发生了不少重要事件:《国家宝藏》热播带火了文博类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文博奇遇记》等文博节目接连上新;真赝未明的宋代苏轼《木石图》亮相拍卖公司引发较大讨论,以低于最初传言的估价成交,而故宫则否认购买此作,那么到底谁买了?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遗;圆明园青铜“虎鎣”重回祖国,流失文物追索难题仍待破解;大英博物馆将文创开到了天猫,故宫文创还在上演“嫡庶之争”;2018年很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离我们而去,其中也有中国考古学泰斗宿白……“澎湃新闻”从社会传播度广,社会影响力大的事件中挑选出若干,试图对2018年中国文博事件进行一次回顾。

《国家宝藏》热播 带火文博节目

从若干年前火遍大街小巷的少男少女选秀类节目,到婚恋相亲节目,再到明星真人秀……未曾想到一直坐惯“冷板凳”的文博类节目有朝一日竟成播放热点。而且它不再是以开嗓就是男低音,内容又长又晦涩的形象示人,养眼的明星+吸睛的国宝+传奇的文物故事几乎成为新上线的文博类节目的标配。

而首先引爆这波热点的是2017年年末开播的《国家宝藏》(第一季)。作为一档在形式上焕然一新的文博探索节目,它有养眼的明星作为国宝守护人,有曲折传奇的文物故事,有国内首屈一指的各大博物馆掌门人坐镇,此外也不忘揭示一些与文物传承相关的文物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的幕后故事,传递些许人文情怀。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而言,它是好看的,也是有足够多话题性的。

“文博节目热潮”持续了整个2018年度,并有蔓延至2019年之势。 继《国家宝藏》之后,紧随其后的是在2018年元旦开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2018年年初二开播的面向青少年的文博系列节目《赢在博物馆》;2018年年末又新上线《上新了·故宫》(聚焦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创新类真人秀节目)、《走进遗址博物馆—— 1分钟解密一个神秘古事》、《文博奇遇记》(通过文博名咖主讲解读文物或历史名人的有趣故事)、《考古中华·四川篇》、《国家宝藏》第二季等。

文博热的背后,上有国家政策引导,比如那句深入人心的“让文物活起来”,下有民众热捧,比如近些年开始需要跑步进故宫看展、文创周边产品受热捧……不过相较打开电视全是相亲类节目,能有更多一些寓教于乐的文博节目也是好,只是希望在追求喜闻乐见形式的同时不要走入另一极端,少一些戏说与流于表面,多一些专业与启发思考。

真赝未明的苏轼《木石图》,谁会购买此作?

从上世纪卖给日本人、传为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下简称《木石图》)去年突然亮相香港佳士得,随后迅速成为文博界热点。由于此画在清代及之前从未公开现身,或是在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流入日本,后便下落不明。赴日本寻回此画的佳士得方面表示,《木石图》流失海外约七八十年,几无人得见。但在此期间,此画却不断被提及,但所刊出的图片因是珂罗版其实并不算清晰。而此作现身拍场后,在面对原作及高清原图后,迅速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但无论是其画作本身还是米芾等题跋,其真伪都引起诸多学者及文博界专家的质疑,有文博界人员认为此作不排除是明清高仿本。

由于苏轼并无画作存世,但书画同源,苏轼存世书法标准件极多,一些学者撰文从苏轼的书风画风、米芾书风的漏洞、印章问题等进行了充分辨析,并认为是赝品的可能较大。而作为拍卖方的佳士得公司则坚持认为是苏轼之作。

有意思的是,也有个别学者指责对在拍卖公司出现的古代书画真赝进行讨论,其后则有观点直指强调这一观点者其中既有投身资本的学者,更多则是参与赝品书画进行炒作者以渔利者,所谓“无利不赶早”。

传为苏轼的《木石图》

对比苏轼流传至今的书法标准件,《木石图》用笔用墨颇多人质疑处

2018年11月底,该卷在佳士得公司上拍,4.1亿港元的落槌价低于最早传出的底价4.5亿港元,拍卖后即有传言称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购,不过其后故宫博物院办公室明确表明:故宫不是《木石图》的买家。一位资深文物界人士则表示,故宫如代表国家购买必须经过国家鉴定委员会通过,而且资金申请也要至少提前半年,“目前据我所知,国家鉴定委员会的相关专家对此作并未发表意见,种种迹象表明,故宫不可能参与购买。”国内不少知名博物馆均否认购买此作,国家博物馆一位负责人则明确表示此作争议较大。而多年前购买真赝争议极大的苏轼书法的企业家则表示此次并未关注《木石图》。

让人奇怪的是,尽管此作关注度极高,但佳士得拍卖公司到目前为止仍未公布买家到底是谁,且到目前为止,此卷也仍未有相关单位或个人宣布购买。种种不合情理之处,甚至有收藏界人士揣测不排除此作是假拍,但有拍卖界人士认为不大可能。

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良渚将申遗

2018年是殷墟科学考古90周年。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价值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重不言而喻。它的第一次发掘,被视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它是中国连续发掘时间最长、清理遗迹最多、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古遗址;它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文化遗产……科学发掘90年来,殷墟遗物种类繁多,数量极其可观,出土了甲骨文、陶器、青铜器、玉器等。

殷墟出土的甲骨

当学界不分南北,隆重纪念殷墟时,也有学者提出疑问,纪念殷墟我们纪念什么?殷墟考古遗址公园要如何保护和发展 ?作为前殷墟考古队队长,唐际根曾一手促成殷墟遗址成功申遗,时隔多年后他开始反思中国遗址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他认为第一,做遗址博物馆时,没有把城市博物馆和遗址博物馆纳入到一体来考虑,片面的把城市博物馆的概念移植到了遗址博物馆。解决它的方法是认识到遗址博物馆的特点,做遗址博物馆该做的事,比如说他的陈列以遗迹为主,以发生在遗址上的故事为主;第二,强行将我们头脑中的既有的城市博物馆形象安置在遗址博物馆上,觉得博物馆就应该是座大房子,以至于一想到做遗址博物馆,就一定要在遗址上建一个大体量的房子,这种理念的错位也是一个问题。

良渚古城遗址

提到殷墟,也不得不提一下良渚古城遗址。2018年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两年前良渚遗址刚度过其考古80周年纪念,说良渚是继1928年河南安阳商代殷墟遗址发掘以来,中国可数的连续考古时间最长、取得考古成果最大的古遗址一点不言过其实。2018年也成为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为关键的年份,其被推荐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经过了10个月闭馆改陈的良渚博物院也于6月重新开馆。如若申遗成功,2019年将成为名副其实的“良渚年”。

郑振铎诞辰120周年纪念,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2018年是郑振铎诞辰120周年,逝世60年。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郑振铎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涉猎极广,他在创作、翻译、编辑、藏书、美术、考古、治史等方面均成就斐然。他曾担任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物局局长,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博事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55年,郑振铎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参观波罗浮屠(宝塔)

他在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倾其所有,抢救古籍文物;他推动文物立法,制止文物走私外流;他 力保团城,反对发掘长陵、反对拆除城墙;他将自己毕生收藏的古代陶器和近10万册古籍全部捐献给国家……学界举办系列纪念活动,感怀他致力于祖国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大火后的巴西国家博物馆俯拍图

文物保护,任重道远。回望历史,那些为传承人类文明做出贡献者会被后世铭记。2018年,那些因为主客观原因造成的文物毁坏、酿成重大损失的事件也令人刻骨铭心。9月,一把大火烧毁了巴西国家博物馆约2000万件文物,200年的收藏,几千年的文明毁于一旦;10月,为避战乱关闭6年的叙利亚国家博物馆重新迎来开放,那些曾遭到极端组织洗劫和大肆破坏的古城巴尔米拉博物馆里的文物以另一种方式在叙利亚国家博物馆重生;8月,四川安岳,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宋代石刻造像,因为人为的非正规修缮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引发众怒。

四川省安岳峰门寺古代石刻造像重绘前后对比

圆明园青铜“虎鎣”重回祖国 流失文物追索难题待破解

2018年12月,国家文物局划拨中国国家博物馆青铜“虎鎣”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至此,流失海外百余年的圆明园青铜“虎鎣”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从3月底,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虎鎣”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引发国内外舆论关注,到境外买家将“虎鎣”无条件捐赠给国家文物局,再到文物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历时九个月的沟通协调,国家文物局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成效。

虎鎣

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难题由来已久。据介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积极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已成功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包括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重要文物。

苏富比拍卖会上现身的龙门石窟流失佛首

中国流失海外文物基数大,能成功追索返还的仍属凤毛麟角,且多数成功案例仍具有不可复制性。每每有中国流失文物现身国际拍场,总是引起民众极大的关注,同时也频繁被拿来炒作,多数难以追索。2018年9月,一件中国的佛首石雕现身纽约苏富比拍卖会,后被证实佛首系龙门石窟1720窟的流失文物而撤拍;12月,一件疑似圆明园流失龙首现身法国一小拍公司,被买家以240万欧元拍下,之后未有定论,真赝难辨。

大英博物馆将文创开到天猫 故宫彩妆因质量下架

12月,大英博物馆和天猫在英国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在中国建立更深入的商业伙伴关系,未来3年内,大英博物馆在中国的独家授权运营商将继续经营大英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推广博物馆新IP衍生品,同时与天猫上的多个零售伙伴一起扩展其大英博物馆授权产品的开发。

故宫原创彩妆——仙鹤系列彩妆

大英博物馆的衍生品时常在中国卖断货,一方面可见中国文创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大英文创的颜值与口碑担当。而就在大英博物馆与天猫宣布深入合作的前几天,故宫文创成为大热话题。12月9日与11日,故宫旗下两大文创平台“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与“故宫淘宝”先后宣布故宫文创将跨界合作彩妆,分别推出故宫口红与故宫原创彩妆系列,故宫彩妆“嫡庶之争”持续多天在网络上成为大热话题,也引发人们对文创大热背后,博物馆IP授权、文创产品开发等系列问题的关注。 故宫彩妆风波甚至跨年至2019年。1月5日,“故宫淘宝”发微博称,为了提升产品从内在到外观的质量,故宫淘宝系列彩妆全线停产。此前,不少用户表示“产品质量未达预期”“包装材质不够高级”“祥云装饰一抹就没”“眼影严重飞粉”等问题。

故宫口红

据有关媒体调查发现,“目前共有5家企业在为故宫开发文创产品”,故而出现同质化竞争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不足为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霍启刚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娶回家的郭晶晶,一打扮就怕她被抢走

霍启刚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娶回家的郭晶晶,一打扮就怕她被抢走

花心电影
2025-09-15 22:06:31
疯狂的内塔尼亚胡,公开将矛头对准中国,随后一番话让人汗毛直立

疯狂的内塔尼亚胡,公开将矛头对准中国,随后一番话让人汗毛直立

娱乐督察中
2025-09-19 02:19:31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战争与帝国
2025-09-17 22:38:57
想静静了! 国外小姐姐cos《合金装备5:幻痛》Quiet

想静静了! 国外小姐姐cos《合金装备5:幻痛》Quiet

3DM游戏
2025-09-17 14:52:05
突发!央媒官宣降温股市!9月19号,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突发!央媒官宣降温股市!9月19号,今日凌晨的四大消息全面发酵

搬砖知天下事
2025-09-19 08:40:47
窦骁被丈母娘做局欠下巨债的瓜

窦骁被丈母娘做局欠下巨债的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09-16 20:02:01
美媒: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中国装备成关键,拥护中国70年

美媒:美以唯一不敢轰炸的中东国家,中国装备成关键,拥护中国70年

通文知史
2025-09-17 16:35:05
猪身上的7个部位,医生建议少吃,大肠排最后,榜首的很多人爱吃

猪身上的7个部位,医生建议少吃,大肠排最后,榜首的很多人爱吃

泠泠说史
2025-09-18 16:26:13
3-0完败!男排爆大冷,奥运冠军轰然倒下,中国男排或送巴西出局

3-0完败!男排爆大冷,奥运冠军轰然倒下,中国男排或送巴西出局

知轩体育
2025-09-18 16:44:30
顶级腿精!满分!绝对得满分!

顶级腿精!满分!绝对得满分!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9-18 10:17:26
FIBA最新男篮排名:中国男篮世界第27,亚洲第五

FIBA最新男篮排名:中国男篮世界第27,亚洲第五

懂球帝
2025-09-19 08:28:10
75年江青在大寨村干活的一幕,白毛巾缠在头上,身上却没一点泥土

75年江青在大寨村干活的一幕,白毛巾缠在头上,身上却没一点泥土

博古通今天下事
2025-09-19 09:44:01
大唐回来了,大量韩国游客涌入上海,来了就不想走,而非东京香港

大唐回来了,大量韩国游客涌入上海,来了就不想走,而非东京香港

乡土舒四
2025-09-19 09:04:18
31岁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你以为只是醉驾、飙车,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31岁车祸身亡的张雨生,你以为只是醉驾、飙车,其实并没那么简单

芳芳历史烩
2025-09-12 19:08:12
接父亲来城里养老后我才发现:没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活得有多卑微

接父亲来城里养老后我才发现:没退休金的老人,晚年活得有多卑微

小马达情感故事
2025-09-17 18:05:03
首飞成功!取得重大突破

首飞成功!取得重大突破

Thurman在昆明
2025-09-19 00:33:10
“苏超”年龄最小球员:希望最后两场能完成进一个球的愿望

“苏超”年龄最小球员:希望最后两场能完成进一个球的愿望

懂球帝
2025-09-19 10:36:08
李显龙:成功抗癌11年,从不惧怕癌症,学会接受了自己的能力极限

李显龙:成功抗癌11年,从不惧怕癌症,学会接受了自己的能力极限

阿器谈史
2025-08-26 19:43:54
东莞理工学校食堂后续:教育局进驻家长怒了!8千学子靠泡面充饥?

东莞理工学校食堂后续:教育局进驻家长怒了!8千学子靠泡面充饥?

前沿天地
2025-09-19 03:43:48
澳17岁短跑新星古特首秀超博尔特 他与陈妤颉未来15年谁更亮?

澳17岁短跑新星古特首秀超博尔特 他与陈妤颉未来15年谁更亮?

劲爆体坛
2025-09-19 07:36:05
2025-09-19 11:12:49

头条要闻

男子认亲1年后被警方告知"亲哥找到了":那家里的是谁

头条要闻

男子认亲1年后被警方告知"亲哥找到了":那家里的是谁

体育要闻

30队今夏花钱排名:雷霆超8亿 勇士零花费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理想i6不搞虚的,9月26日上市/第二天开始交付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手机
本地
家居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万霞:努力变成“留在童年”的教师 | 身边好老师

手机要闻

意外吗?在4-5K区间vivo超越小米成新王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谁懂!在天下第一关拍到史诗感大片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