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南桃北柳”,关于古版年画之美

0
分享至
年画形式虽早已形成,但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年画”的名称才第一次正式出现。

杜甫诗云“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将桃花与杨柳一起描绘。农历新年期间,“说‘年’品‘画’——己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展”正在苏州美术馆举行(展期至2月24日),展览以“过年”为脉络,呈现了71幅清康乾时期至近现代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

年画形式虽早已形成,但直至清代道光年间“年画”的名称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桃花坞年画的故乡苏州,年画一度被称为“画画张”,民国年间在上海出现了新的年画形式“月份牌年画”,由此“年画”一词才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说‘年’品‘画’——己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展”现场

天津杨柳青年画《庄家忙》

天津杨柳青年画《琴棋书画》

春节,在中国民间习惯称“过年”,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节日。在上古时代,先人们将它称为“腊”,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为“祀”,周代才称之为“年”。它的最初含义并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年”字的甲骨文写法是,上为“禾”字,下为“人”字,好像一个人举着一束禾谷跳舞,表明人们在获得丰收以后的喜悦心情。

《说文解字·禾部》中,最早对年的解释是“年,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尔雅·释天》篇云:“……年者,取禾一熟也。”《榖梁传·宣公十六年》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大有年”就是大丰收。一年的确定就是根据谷物播种、收获一轮的周期。春夏秋冬,周而复始,365天为一年,连系新旧年岁的日子就是年节。

中国春节之所以能世代延续,是因为它已经积淀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守的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成为每一位百姓的一种信仰和祈福的方式,成为凝聚家庭和社会情感、情谊的大团圆主题及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每到春节将临,呈现我国独有的如潮水般的“春运”现象,乐享高速、高铁、网络等现代化成果,“常回家看看”,在国人心目中已经成为难以解开的文化情结。它是一种文化意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似一杯陈年酿造的老酒,芳香四溢,愈久弥香。

除夕即大年夜前夕,人们要贴吉祥喜庆的春联、年画、福字,换门神,挂中国结等辞旧迎新不可缺少的习俗。

苏州桃花坞年画《加官进禄武门神》

天津杨柳青年画《秦琼尉迟门神》

苏州桃花坞年画《五子门神》

年画最古形式是门神,最早的司门之神传说是神荼和郁垒兄弟二神,在汉代还有画虎或鸡于门上,并将苇索悬于其上的习俗。《山海经》说:东海之中有一座风景美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盘曲方圆3000多里,这棵桃树的东北枝叫鬼门,守门的神荼、郁垒是万鬼的统率,如果发现有害人之鬼,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南北朝梁朝的宗懔《荆楚岁时记》:“新年门旁设二板,以桃木为之,而画神荼、郁垒像,以压邪,谓之桃符。一年一换,故以为新年故事也。”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门神的形象转变为手持钢鞭的尉迟敬德和手持铁锏的秦叔宝,唐玄宗(唐明皇)时代又有百代画圣吴道子所绘的钟馗像。门神的形式随着时代、地域的变化而变化。

后来过年,人们不满足于门神贴在门上了,也画了许多祈福吉祥的图画贴在厅堂、内室墙上。随着我国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木版印制的纸画(当时还不叫年画)。如鹿(禄)、鹊(喜)、宝、蝠(福)、瓶(平安),如财神、福禄寿三星、送子观音、八仙祝寿、和合二仙,如鸡王镇宅、金钱虎、麒麟送子、独鲤朝天、马上封侯(猴),如丹凤朝阳、喜(蛛)从天降、蚕花茂盛、年年有余(鱼)、老鼠嫁女,如一团和气图、二十四孝图、岁朝图、百子图、耕织图。还有许多反映敬天法祖、忠孝传家的伦理美德,历史和戏文故事,风景花卉、仕女婴戏,以及民众生活的年画。出现了全国著名的木刻年画基地,如河南朱仙镇、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四川绵竹、山东潍坊杨家埠等,以其题材丰富、线条优美、色彩鲜明、画面喜庆等特点,成为历史上木刻年画的不同流派。但“年画”的名称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才第一次正式出现,笔者小时,苏州人称年画为“画画张”,民国年间在上海出现一种新的年画形式——月份牌年画,“年画”一词才普遍流行开来,为人们广泛沿用。

苏州桃花坞年画《独鲤朝天》

苏州桃花坞年画《黄金万两》

天津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

天津杨柳青年画《天仙送子》

天津杨柳青年画《庆赏元宵》

旧时年俗中的年画角色,如腊月廿三、廿四起,厅堂里挂众神图,或“三堂”“五堂”,也称神轴;廿四夜送灶神,“民以食为天”,古人理念灶神是执掌全家饮食的“一家之主”。正月初一,又称岁朝,有“展先像”的习俗,“先像”就是祖先的画像,民间俗呼“喜神”,清代康乾以后时兴在厅堂挂历书瓶花图。公历2月4日立春日,挂芒神春牛图,附年历并注明24个节气。正月初三,拜家堂,还要接灶神,也有人家早在除夕夜就将灶神接回家,或直到正月十五才将灶神接回。正月初五,苏州民间有“接路头”的习俗,视“路头”为地方财神,也祭祀财神赵公元帅。正月初五为小开市,初十为大开市,商家贴“开市大吉”“黄金万两”图。正月十三祭猛将,猛将是民间的驱蝗神,这一天还是元宵灯节上灯之时。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一年之中第一个圆月之夜,古人称上元节、元夜、元夕,“正月里来闹元宵,家家户户挂红灯”,到十八才落灯。年画有灯画类,苏州人家在厅堂挂“天官赐福像”“三官神像”“天官五子图”。新春年节,苏州人都喜欢上街看新年景,人头攒动的地方要数观前街的玄妙观,玄妙观里三教九流,杂耍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三清殿几乎成了一个书画市场,吸引了无数选购年画的市民和农民,“三清殿里看画画张”更成了孩子们的向往。

苏州桃花坞年画《岁朝如意图》

杜甫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将桃花与杨柳一起描绘。年画上的杨柳依依、桃花灼灼,也是一种美好的文化意境,预示春天的到来。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S妈发文喊「救救我」!思念大S到失眠无助:老天爷,我需要睡一觉

S妈发文喊「救救我」!思念大S到失眠无助:老天爷,我需要睡一觉

ETtoday星光云
2025-07-02 09:56:53
关乎14亿人!殡葬新政7月起正式实施,让生命的谢幕变的更有温度

关乎14亿人!殡葬新政7月起正式实施,让生命的谢幕变的更有温度

墨兰史书
2025-07-01 19:40:31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老祖宗常告诫“勿近白虎”,“白虎”究竟是什么?真有这么可怕吗

大千世界观
2025-05-22 16:57:05
马兴瑞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另有任用;陈小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马兴瑞不再兼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另有任用;陈小江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7-01 11:59:02
男人根本不知道,女人最喜欢这2种“亲亲”方式!快去试试吧

男人根本不知道,女人最喜欢这2种“亲亲”方式!快去试试吧

伊人河畔
2025-07-02 10:47:44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和性生活消费同步萧条,我们去向何方?

民以食为天,餐饮消费和性生活消费同步萧条,我们去向何方?

农村情感故事
2025-07-01 21:26:05
韦韬重回广西出任要职!曾是不锈钢“老熟人”

韦韬重回广西出任要职!曾是不锈钢“老熟人”

广东省不锈钢材料与制品协会
2025-07-02 11:27:07
山东一男子花800万买比特币,6年后儿子患病急用钱,看到余额后愣了

山东一男子花800万买比特币,6年后儿子患病急用钱,看到余额后愣了

嘉琪Feel
2025-07-01 19:43:01
暴瘦的鹿晗 痛哭的邓超 慌张的蒋欣 原来只为替关晓彤王安宇遮掩

暴瘦的鹿晗 痛哭的邓超 慌张的蒋欣 原来只为替关晓彤王安宇遮掩

娱乐小丸子
2025-07-01 12:12:43
战斗吧皮卡丘

战斗吧皮卡丘

贵圈真乱
2025-07-02 00:08:33
曾经的顶流小生,竟两年没有拍戏了,与其搭档的爆剧女主早已转型

曾经的顶流小生,竟两年没有拍戏了,与其搭档的爆剧女主早已转型

老吴教育课堂
2025-07-02 09:29:00
再见了,DeepSeek!

再见了,DeepSeek!

人格志
2025-07-01 21:29:51
杭州这家龙井茶店“社会性死亡”了!信息被曝光,生意也彻底黄了

杭州这家龙井茶店“社会性死亡”了!信息被曝光,生意也彻底黄了

一家说
2025-07-02 09:34:42
副部长私下问毛主席:您是农村长大的,相信亩产万斤吗?

副部长私下问毛主席:您是农村长大的,相信亩产万斤吗?

扬平说史
2025-06-27 19:37:10
47岁秦昊巴黎度假,头发白了、肚子大显油腻,伊能静穿粉裙很少女

47岁秦昊巴黎度假,头发白了、肚子大显油腻,伊能静穿粉裙很少女

小咪侃娱圈
2025-07-02 10:03:15
菏泽女子逃婚后续:已签离婚协议,又补4000流产费,男方净亏12万

菏泽女子逃婚后续:已签离婚协议,又补4000流产费,男方净亏12万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7-02 04:38:12
果粉集体欢呼,苹果 50GB iCloud+ 免费兑换!

果粉集体欢呼,苹果 50GB iCloud+ 免费兑换!

黑猫科技迷
2025-07-02 08:01:17
冷门频出!温网首轮前十种子选手已出局8人,创大满贯纪录

冷门频出!温网首轮前十种子选手已出局8人,创大满贯纪录

直播吧
2025-07-02 07:07:09
莫言:男人离开女人就1个字,女人离开男人就2个字,所有男女关系都这样写几句

莫言:男人离开女人就1个字,女人离开男人就2个字,所有男女关系都这样写几句

四行书
2025-06-17 12:34:09
为回国差点饿死的爱国科学家却受排挤被迫移民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为回国差点饿死的爱国科学家却受排挤被迫移民美国,再也没有回来

深度报
2025-06-30 22:58:10
2025-07-02 13:28:49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看到深层危机 伟大的美国正在走向破产

头条要闻

牛弹琴:马斯克看到深层危机 伟大的美国正在走向破产

体育要闻

亚洲人的身体素质,怎么打NBA?

娱乐要闻

陈赫回应“鹿晗患病”,原因惹人怀疑

财经要闻

浙江中涌连环案:诈骗集团狡兔三窟

科技要闻

外媒:马斯克的"重拳" 被小米YU 7打出来了

汽车要闻

比亚迪半年卖了214万辆,海外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时尚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女生高考462分,全班最差!竟被清华北大抢着要!背后有啥门道?

夏天穿衣其实很简单,上衣越短裙子越长、多穿T恤,舒适日常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普京、马克龙时隔近3年再通话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