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今天才是中国传统“情人节” 你计划赏灯约会吗?

0
分享至
听起来是不大靠谱,可寻根究底的话,元宵节还真称得上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原标题:今天才是中国传统“情人节” 你计划赏灯约会吗?)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19日电(记者 上官云)2月19日是传统的元宵节。离着它还有两天时,80后小杨的耳朵便被两个信息轰炸了:一个是故宫要举办“上元之夜”灯会,有票不?一个是隔三差五被人问一句:元宵节以前是情人节啊,知道不?

前一个问题还好说,后一个问题让小杨直发懵:元宵节不是得吃汤圆猜灯谜吗?怎么就成了情人节?

听起来是不大靠谱,可寻根究底的话,元宵节还真称得上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资料图。中新社发 杨正华 摄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

元宵节是个很古老的节日,如果从西汉时算起,它在中国已经绵延存在了两千多年。

以古代历法而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又将夜称为“宵”,正月十五则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春回的夜晚,所以就叫“元宵节”。

它起源有多种说法。有学者认为跟汉武帝创立的泰一(太一)祭祀有关,原本是皇家祭祀,至东汉末年才开始成为节日。

不管怎样,这至少说明,在汉朝时元宵节的地位就十分重要了。

虽然看起来一本正经,又是皇家,又是祭祀……但元宵节传入民间后,很快被改造得极富娱乐性,美其名曰“闹元宵”。

怎么个闹法?《隋书·音乐志》有如下记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

也就是说,为庆祝元宵节,载歌载舞的人们常常不分昼夜,怎么开心怎么玩。

资料图:重庆安居古城舞龙表演庆元宵吸引市民眼球。 周毅 摄

在国力相当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变着花样做出各种灯轮、灯树等,还有模仿百物造型的“形象灯”,一眼望去,满城的火树银花。

极尽热闹的“世俗狂欢”

转眼到了市民经济发达的宋代,有了经济基础,人们很快把民俗过出了新花样。不止君王与百姓同赏元宵,据说还有官员派发小红包。

手工业水平上去了,花灯更加精巧。宋代,元宵赏灯活动整整持续五天,逛灯市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还有各色小吃,游人通宵达旦,络绎不绝。

个别时候,元宵赏灯都有可能提前。《宣和遗事》记载,宋徽宗宣和五年时,“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夜。为甚从腊月放灯?盖恐正月十五日阴雨,有妨行乐,故谓之预赏元宵。”

大词人辛弃疾大概也逛过当时的夜市,所以才在文中感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形象地说明了宋朝灯节花灯数量之多。

猜灯谜随着花灯的繁盛而兴起。人们把写满谜语的纸条贴在花灯上,谁猜中了都能得到小奖励。在娱乐活动缺乏的古代,这样的益智小游戏出现没多久就风行起来,至今还颇受喜爱。

明清以来,元宵节花灯没有太多新鲜之处,但后来却增加了舞狮、跑旱船、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别有一番新意。

资料图。 张斌 摄

这才是中国古代版“情人节”

除了热闹的活动和各种表演,元宵节还有一个挺特别的“功能”,后来也因此被人唤作是中国古代实质意义上的情人节。

民俗学专家萧放解释,有这个叫法,是因为元宵节是古代难得的两性可以接触的时间。

元宵节的狂欢,给了深闺女子晚上出游的机会。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她们依然能到街市去观赏花灯,尽兴游玩,即便深夜不归,旁人也不会多加苛责。

由此,年轻男女有了互相结识的机会,一见钟情的例子多得很;有些原本便是有情人,只不过借着元宵节来约个会。

大文人欧阳修写过一首《生查子·元夕》,流传至今:“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好不容易出来观灯,女子们往往会费尽心思把自己打扮得十分漂亮。可惜的是,灯会上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中如果一时忘情,遗落首饰是比较常见的了。

资料图。 申冉 摄

所以,古人记载“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大概是很真切的描摹了。

那些与吃有关的往事

除了玩乐放松以外,中国人过节,似乎总要跟“吃”扯上点关系: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更不要说顺口溜似的“冬至饺子夏至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人人都能说上几句。

元宵节依然如此,汤圆就是这个节日的标配食品。

南宋时期,人们也吃汤圆,只不过管它叫“浮圆子”,取起煮熟后浮于水面之意,南宋词人史浩在《粉蝶儿·咏圆子》中记下此景:“火方然,汤初滚、尽浮锅面。”

按古籍记载来看,“浮圆子”的味道应该不差: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满口香甜,饶有趣味。

做法也挺多,煮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蒸食、油炸、炒吃等多种方法,同样美味可口。《武林旧事》作者周密列举过南宋临安城元宵节的几大美食,排第一的就是乳糖圆子,也就是糖馅元宵。

资料图:汤圆制作成一颗颗麻将的样式。 陈超 摄

有趣的是,根据地域不同,北方多半要“滚”元宵,南方的汤圆则大多是包出来的,做法不同,口感也略有差异。有生意人为了讨个吉利,干脆将其唤作“元宝”。

围坐吃元宵 团聚便好

吃也好,玩也罢,元宵节传承许久,早已衍生出难以尽数的习俗:放烟花、摸钉求子、互相送“孩儿灯”、走龙门阵、迎紫姑……令人目不暇接。

它也确实是个相当另类的节日。包括游艺项目在内的许多活动,几乎都在夜间举行,很像一个开放式的“狂欢节”,比起国外毫不逊色。

有民俗学专家说,元宵节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欢乐,但那些活动却远远不只是让大众开心一笑那么简单,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内涵。

资料图。曾开宏 摄

过去,人们比较普遍认可中国农历新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实际标志农历新年的结束。不管是汤圆的形状,还是需要结伴出行的娱乐活动,这个节日也在提醒人们,要珍视团聚。

所以,能够与亲人或爱人坐在一起,煮上一锅汤圆同享,元宵节便可以算过得很圆满惬意了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已下架,七大著名酸奶全军覆没,实为科技糖水,以后别再当冤大头

犀利辣椒
2025-07-05 12:42:40
“最差事业编”挤满985考生,一看专业傻眼了,五花八门各种坑

“最差事业编”挤满985考生,一看专业傻眼了,五花八门各种坑

知晓科普
2025-07-08 13:41:49
朴廷桓,中国队大功臣,世界最强战阻止姜东润连胜,助屠晓宇冲冠

朴廷桓,中国队大功臣,世界最强战阻止姜东润连胜,助屠晓宇冲冠

L76号
2025-07-08 12:30:17
广西高校排名大变:3校大跌!桂电逼近医大,科大第8,桂航第18

广西高校排名大变:3校大跌!桂电逼近医大,科大第8,桂航第18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7-08 09:15:13
《外来媳妇本地郎》口水威,现实状况太悲惨,儿子出生缺氧成脑瘫

《外来媳妇本地郎》口水威,现实状况太悲惨,儿子出生缺氧成脑瘫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07-08 10:51:39
3方交易达成,比尔基本确定了,快船一举多得,班切罗5年2.87亿

3方交易达成,比尔基本确定了,快船一举多得,班切罗5年2.87亿

体坛大辣椒
2025-07-08 07:59:47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肖华担任军区政委,韩先楚叫他老首长,肖:你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了

老谢谈史
2025-07-07 15:41:36
最新确认!受台风影响,湖北天气即将反转

最新确认!受台风影响,湖北天气即将反转

极目新闻
2025-07-08 11:44:01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二级巡视员薛燕落马

观察者网
2025-07-08 10:48:06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不用空调的欧洲,被40℃打脸!中国空调成救世主,西方媒体沉默

泠泠说史
2025-07-08 09:41:21
首轮出局原因找到,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离队国乒悬念揭晓

首轮出局原因找到,林高远发声,官宣决定,离队国乒悬念揭晓

东球弟
2025-07-08 14:02:13
中美俄火箭最大推力差距:美7590吨,俄仅4620吨,中国令我意外

中美俄火箭最大推力差距:美7590吨,俄仅4620吨,中国令我意外

柏拉图的诉说1
2025-07-07 19:13:37
杨烁:离婚协议写好,财产都给妻子的,他已经迈上另一条大道

杨烁:离婚协议写好,财产都给妻子的,他已经迈上另一条大道

置身事内
2025-07-07 07:35:29
大捷!胡塞武装海军发威,3.5万吨级巨轮被击沉,英国雇佣兵败退

大捷!胡塞武装海军发威,3.5万吨级巨轮被击沉,英国雇佣兵败退

南宗历史
2025-07-08 13:38:35
三刷《小巷人家》才懂,鹏飞早就经济独立却还在黄玲家住了10年

三刷《小巷人家》才懂,鹏飞早就经济独立却还在黄玲家住了10年

可乐谈情感
2025-07-07 15:15:35
几十个幼儿园孩子铅中毒,真相究竟如何?

几十个幼儿园孩子铅中毒,真相究竟如何?

燕梳楼频道
2025-07-07 14:52:10
62岁关之琳现状曝光,住1.5亿豪宅,和狗作伴,弟弟是她晚年依靠

62岁关之琳现状曝光,住1.5亿豪宅,和狗作伴,弟弟是她晚年依靠

新语爱八卦
2025-07-07 16:16:52
梁朝伟和汤唯在《色戒》里“假戏真做”?网友爆出截图:一目了然

梁朝伟和汤唯在《色戒》里“假戏真做”?网友爆出截图:一目了然

姜糖先生
2025-06-08 19:31:00
翻了天,美航母打头菲舰垫后,强闯黄岩岛,中方直接“上硬菜”

翻了天,美航母打头菲舰垫后,强闯黄岩岛,中方直接“上硬菜”

影史侃谈
2025-07-07 08:23:16
1951年,7个农民挖掘戴笠墓,棺盖掀开时,黄金面具熠熠生辉

1951年,7个农民挖掘戴笠墓,棺盖掀开时,黄金面具熠熠生辉

文史风云
2025-07-07 20:26:05
2025-07-08 16:51:00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一些国家想采购歼-10战斗机 国防部回应

头条要闻

报道称一些国家想采购歼-10战斗机 国防部回应

体育要闻

14岁当爹的巴西国脚,28岁来中超了

娱乐要闻

凤凰传奇急撤三场 因为健康还是手表?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遵循“极简主义” 北京现代ELEXIO发布内饰官图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亲子
教育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简约时尚 返璞归真之境

亲子要闻

七部门发文:今年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5个

教育要闻

三角形怎么还害羞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