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假如苏格拉底有微信,他的朋友圈会发啥?

0
分享至

假如苏格拉底使用社交软件

苏格拉底,古希腊时期的重要思想家。他留给后人的最深印象就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和人讨论问题,据说他的人生乐趣之一就是在雅典的市中心闲逛,抓人辩论,然后用言辞击溃对手。这让他在当时变成了一个并不受欢迎的人。

4月11日,一出名为《苏格拉底》的话剧在纽约上演。这个剧本打算重新探讨苏格拉底身上的复杂性:一方面,他是自由言论的殉道者,一位聪明的哲人,另一方面,他好斗,自视甚高,甚至有些自恋,他和他的弟子柏拉图都表现出了一种坚持要用“痛苦的反思”冲淡他人正常生活的倾向。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出现在当下社会,会怎么样——在话剧上映之后,《纽约时报》的伦理学专栏作家夸梅·阿皮亚便撰文讨论了哲学家、思想家和社会之间一直存在的紧张关系。

《苏格拉底》剧照

假如当时的雅典和现代社会一样,广泛使用社交软件,那么苏格拉底的命运会有所不同吗?阿皮亚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只是不那么积极而已。

“首先民主的氛围必须足够强大”,阿皮亚说道,“甚至民主的批评者也不能够通过反对的言论来破坏民主。我自己的倾向是,我们现在不必担心这个问题,我们的民主足够强大,我们可以允许任何人自由反对我们的基本假设和社会制度,但是,民主的制度依然将保留下来。但雅典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它还处于非民主时期,依靠暴政或寡头政治来进行统治。他们对自己政体的防御性非常心虚。”

而且,苏格拉底擅长的是辩驳对方,而不是发起社交讨论的话题。“你不能让他做一个开场白,因为他会说‘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是一旦有人开始说什么,他就会不断要求你把论点说得再清楚一些,他会不断挑战你的假设”。

社交媒体很适合私人朋友进行交流,适合不同空间的志同道合者构成一个个小社群,但是谈及哲学讨论或思想革新的话,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理想的空间。

比利时向德国归还二战被抢掠的书籍

文物回归成为了2019年的文化事件。今年3月份,英国和法国都曾将艺术品归还给曾经的殖民地国家。4月11日,比利时也将一批二战时期的书籍归还给了德国,其中不少是二战时期的比利时士兵从纳粹德国图书馆抢劫的稀有手稿。

二战时期,波恩大学图书馆对馆藏书籍进行了保护,把它们转移到了一个防空洞里。但在1946年战争结束的时候,打算重建的波恩大学发现校园已经被轰炸成了一片废墟,图书馆自然也被摧毁。5年后,图书馆重建完成,这批图书才被人们从防空洞里搬出来,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已经有大量书籍不知所踪。后来,根据亲历者回忆,是当年进入德国境内的盟军士兵对这些书籍来了一次打劫,其中主要是比利时士兵,也有一两名美国士兵

(这位士兵已经在2011年向波恩大学图书馆归还了一本16世纪的手稿)。

这批书稿的书目大概为600件。但是在文物归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专家团队们很难辨别这些书的真正归属地到底是哪里。比利时士兵抢掠完书籍后,为了掩饰自己的行径对图书进行了破坏——很多书的标题页和图书馆盖戳都被撕去,还有些书甚至被重新拆开,没有装订。但在一些书上,人们还是发现了没有移除的图书馆书架标记和签名,从而确定这些书籍的确属于曾经的德国波恩大学。

苏富比拍卖行表示,这是该拍卖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回归。目前,这些文物的持有者是比利时人Tania Grégoire,她爱好读书的父亲在参军时掠夺了这些书籍,现在,她打算把这些图书物归原主。为了弥补她的损失,Grégoire将会收到一笔补偿金,但只是象征性的,这笔金额的数目比德国文化基金会提供的还要低很多,以表示她愿意将这些物品归还给真正的所有者。

用乐高建纽约

搭积木是孩子的游戏,但如果能把孩童的游戏追求到极致,谁又会说那不是一种艺术呢?

乔纳森·洛佩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认为所有人都有能力做和他一样的工作。作为一名视觉艺术家,现在他正打算用乐高积木重建一个纽约城。

1999年的时候,洛佩斯迷上了乐高积木。当时已经成年的他从商店里顺手买了一份乐高积木,但他并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他之后的职业。那时,他的追求是成为一名音乐家。不过,回到家后,他的职业理想就改变了。他迷上了用乐高积木创造建筑物的过程。最初试手的作品是一些小火车站,房屋,布鲁克林大桥。后来他开始尝试更加复杂的地标性建筑。

重建的伍尔沃斯大楼

(图中所示)

高度仅有2.3米,但需要使用10万块乐高积木。这一个建筑就耗去了洛佩斯220个小时。接下来,他想用乐高积木挑战些不同的东西,“不光是华丽的建筑和幸福的小楼房”,他说,自己还想试着用乐高积木搭建出一些废弃的消防站、腐烂的建筑物还有碎玻璃——这些也同样是纽约的一部分。

“我知道乐高积木是个很需要数学基础的游戏”,他说道,“但我的过程并不涉及这一点。我只是观察它们,在纸上把它们勾勒出来,确保它们在美学上是优雅的,然后再凭借直觉,用积木建造它们”。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电台主持人确认:杨瀚森原本会在首轮17顺位被选中!

美国电台主持人确认:杨瀚森原本会在首轮17顺位被选中!

爱体育
2025-07-15 23:30:18
陈熠冲金失利不到12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上演,樊振东的话说对了

陈熠冲金失利不到12小时,令人恶心的一幕上演,樊振东的话说对了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5 17:15:26
主场丢冠韩媒赛后狂喷:韩国对日本耻辱3连败!足球全面落后

主场丢冠韩媒赛后狂喷:韩国对日本耻辱3连败!足球全面落后

直播吧
2025-07-15 21:23:07
乱港反华、弃保潜逃加拿大,放话“永不回国”的她,如今报应不爽

乱港反华、弃保潜逃加拿大,放话“永不回国”的她,如今报应不爽

童童聊娱乐啊
2025-07-15 16:20:29
东莞激活夜间消费动能!网友:全国夜莺满血复活,连夜打包奔赴…

东莞激活夜间消费动能!网友:全国夜莺满血复活,连夜打包奔赴…

明月杂谈
2025-07-15 13:48:59
绝地反杀!宗庆后私生子申请鉴定,宗馥莉一举动表态度,胜券在握

绝地反杀!宗庆后私生子申请鉴定,宗馥莉一举动表态度,胜券在握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15 18:03:37
万亿顺差下的残酷真相,中国企业为何越卷越穷?

万亿顺差下的残酷真相,中国企业为何越卷越穷?

枫冷慕诗
2025-07-15 12:34:17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专家认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容置疑”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专家认为“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不容置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5 21:42:03
山姆上新,会员怒了!有人已给山姆总部写信

山姆上新,会员怒了!有人已给山姆总部写信

大象新闻
2025-07-15 13:02:06
日本1-0韩国!卫冕东亚杯+3次夺冠超国足,30岁混血射手5球夺金靴

日本1-0韩国!卫冕东亚杯+3次夺冠超国足,30岁混血射手5球夺金靴

我爱英超
2025-07-15 20:23:16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宗庆后私生子遗产大战,宗馥莉"焦头烂额",才明白王健林有多高明

乌娱子酱
2025-07-15 14:05:20
被开除的李欣莳:大家别洗了,越洗越臭

被开除的李欣莳:大家别洗了,越洗越臭

扮猫骑老虎
2025-07-15 23:13:24
广东惠州一工行高管实名举报:银行高管妻子出轨健身教练

广东惠州一工行高管实名举报:银行高管妻子出轨健身教练

吃瓜体
2025-07-15 15:24:55
两位单身陪读妈妈,为引导青春期儿子,达成了疯狂而龌龊的决定

两位单身陪读妈妈,为引导青春期儿子,达成了疯狂而龌龊的决定

金花食杂店秘闻
2025-07-13 15:49:58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小米YU7被曝质量问题,有车主反映方向盘跑偏,车评人解释:是路不平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7-15 20:09:59
若无解放战争,中国可能将进入首个被白人外族统治的亡国时代

若无解放战争,中国可能将进入首个被白人外族统治的亡国时代

沈言论
2025-07-14 18:25:03
黑龙江36岁男子因糖尿病引发心衰去世,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想领养一个孩子开始新的生活

黑龙江36岁男子因糖尿病引发心衰去世,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想领养一个孩子开始新的生活

极目新闻
2025-07-15 19:43:33
这一次,上百位明星送别唐佳雪妮,将港圈的人情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一次,上百位明星送别唐佳雪妮,将港圈的人情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叨唠
2025-07-15 04:23:28
娃哈哈员工发声:称宗继昌曾在娃哈哈上班,没多久就被宗馥莉逼走

娃哈哈员工发声:称宗继昌曾在娃哈哈上班,没多久就被宗馥莉逼走

寻墨阁
2025-07-15 08:02:37
深圳卢女士,完美演绎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

深圳卢女士,完美演绎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义

近距离
2025-07-15 13:25:45
2025-07-16 06:32:49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头条要闻

娃哈哈老员工:"影子夫人"和宗庆后05年在美国领证

体育要闻

在中国效力10年,45岁的传奇外援退役了

娱乐要闻

董璇自曝再婚了!二婚老公被扒是张维伊?

财经要闻

国货美妆能否脱下“平替”外衣

科技要闻

英伟达H20解禁,黄仁勋吓坏平替?

汽车要闻

六座布局/深浅配色 仰望U8L内饰亮相

态度原创

房产
艺术
教育
亲子
时尚

房产要闻

抄底信号!海口跌幅,全国第二!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教育要闻

劝退:在读学生最不建议你入读的两所英国大学,问就是别来!

亲子要闻

一句“奶够孩子吃吗?”引发的家庭矛盾,评论区网友炸锅!

7次拒绝潜规则!万茜的逆袭之路,给内娱上了一课!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