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毕加索晚年作品来沪 《格尔尼卡》以“拼图”形式展出

0
分享至

宗禾

有人说“毕加索”是看不够的。

澎湃新闻获悉,“战争与情感:毕加索艺术展”将于3月1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B层展出。展览首次将目光聚焦到毕加索艺术创作的晚期,总计有81件毕加索代表性作品集中亮相,包括毕加索生平版画精品、雕塑、画作、装置艺术等。

毕加索(1881—1973)

据悉,此次展览由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与嘉泰拍卖联合举办,除毕加索生平版画精品、雕塑、画作、装置艺术等,毕加索代表性作品《格尔尼卡》虽非原作,但将以独特的“拼图”形式首次登陆上海展览中心。另外,展区除了“格尔尼卡”及“情感系列”两大主题展区,还设置了沉浸式影院、亲子互动展区、“艺术生平”及衍生品展售区。据悉,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展览中的毕加索晚期画作

此次展览策展人马伊莎表示,引入毕加索为代表的国际顶尖艺术展,已不仅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蓬勃的信号,更重要的是让更多观众、更多年轻人能够走近展馆,翻开历史一角,来感受艺术之美,培养审美之趣,传承创新之力。

主办方表示,随着人们对艺术需求的日益增长,以毕加索作品为对象的艺术大展国内已举办过不少。此次以“战争与情感”为主题的展出,舍弃了对毕加索不同时期画作的泛泛展示,将目光聚焦到其个人创作风格最为多变,情感表现更为坦诚露骨的晚期。

展览中的毕加索晚期画作

在幼年时在泥土中勾勾画画,直至91岁生命的最后时刻,巴勃罗·毕加索毕生致力于锤炼自己的个人艺术,至今有人不断地在研究他作品的内涵与膜拜其作品的创造性。受其诸多情人和其他艺术家的影响,毕加索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始终在变化,尤其以“蓝色时期”及“玫瑰时期”的作品广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画风变化无常不可捉摸,却永远忠于自由。

毕加索15岁时期作品

对于毕加索晚年的画作,不少人第一反应是:太抽象了,看不懂!正如他自己所说,“我14岁时就能画得像拉斐尔一样好,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毕加索9岁时期作品

其实,看过他的早期作品就知道,毕加索的绘画技巧在很小的时候就已达到专业程度,14岁时就赶超其任职美术教师的父亲。从19岁开始,毕加索开始摸索自己的风格,他自我突破的速度极快。经历了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非洲时期、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创作了数千件雕塑、素描、铜版画、陶瓷以及油画。进入晚期,这是毕加索最多变的时期,难以用风格来定义,这时候毕加索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毕加索晚期作品中朝气蓬勃。强烈对比的手法起首先面对的是评论界的敌意,而后他的画商拒绝代理这些作品,甚至自己的朋友也宣称这些作品是“一个垂暮的老人语无伦次的涂鸦”。如今回首该时期作品,正如老子《道德经》中“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的理念。

毕加索16岁时期作品

“靠精神价值观生活和工作的艺术家,在面临一场即将摧毁人性和文明的最高价值的冲突时,不能也不应漠然视之。”作为此次展览中的核心展品、毕加索的代表性巨作——创作于1937年的《格尔尼卡》却并没有像他的作者那样被更多人所熟知,乍看之下,它甚至并不是一幅“好看”的作品。画面由黑白灰三色组成,视觉感官错乱不堪,完全打乱了惯有的欣赏习惯。然而,它的奇妙之处却在于,即使不懂抽象派艺术,当你站在它面前时依然能够读懂它。

西班牙 毕加索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原作收藏于马德里索菲亚王后国家美术馆,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揭露了纳粹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大规模轰炸,反映出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灾难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毕加索以半写实的、立体主义的、寓意的和象征的形象,把复杂的法西斯暴行的场面揭露出来。尽管是一些几何形人物,广用线条,寓意复杂,但观众都能领会,其强烈的感人之处不亚于一幅写实的力作。

《格尔尼卡》的诞生,以激动人心的艺术语言展示了画家毕加索精湛的技巧和艺术表现力,更揭示了画家身处特定时代所赋予的灵感和观念,使得画作不论历经多少岁月,依然保有着不灭的艺术生命力。

“画作如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的,生活日复一日加在我们身上的那些变化,画作也同样经历着。这很自然,因为画作只活在观赏者眼中。”

“格尔尼卡”展区空间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中,主题艺术展区及多元复合展区的设置,实现了生活方式与艺术追求的交融。在满足艺术家及艺术作品科普的基础上,折射出画家对特定时代及人性情感的思考与主张,现代化展示手段及互动体验的设置为公众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艺术作品的机会,加深对艺术家创作和艺术风格形成了解的有效途径,并从中有所体悟和获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人传闻:内部人士揭露勒布朗·詹姆斯“潜在问题”

湖人传闻:内部人士揭露勒布朗·詹姆斯“潜在问题”

好火子
2025-07-03 23:51:30
吃相太难看!从“第一主持”到“声名狼藉”,曹可凡不再被宽容

吃相太难看!从“第一主持”到“声名狼藉”,曹可凡不再被宽容

南南说娱
2025-07-04 15:02:28
上岸后亲戚的反应能有多离谱?网友:在我爸葬礼上要把我干掉!

上岸后亲戚的反应能有多离谱?网友:在我爸葬礼上要把我干掉!

墙头草
2025-06-27 10:45:57
每天推进14公里!俄军开始总决战,乌军一泻千里,被美专家说中了

每天推进14公里!俄军开始总决战,乌军一泻千里,被美专家说中了

科技虎虎
2025-06-02 10:18:33
女生体毛旺盛是什么样的体验?网友:妹子的体毛属实把我吓到了

女生体毛旺盛是什么样的体验?网友:妹子的体毛属实把我吓到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6-24 00:15:04
万亿白酒帝国崩塌,谁在痛饮这场苦酒?

万亿白酒帝国崩塌,谁在痛饮这场苦酒?

正经污君
2025-07-02 21:31:59
戴笠审川岛芳子就两步,第一步拿出放大镜,第二步:大哥我招

戴笠审川岛芳子就两步,第一步拿出放大镜,第二步:大哥我招

妙笔说史
2025-07-01 14:35:35
做好准备了,A股行情很反常,下周将迎来大级别的行情?

做好准备了,A股行情很反常,下周将迎来大级别的行情?

明心
2025-07-04 14:50:32
3475→3497→3466!沪指新高后显著回落,到底什么意思?

3475→3497→3466!沪指新高后显著回落,到底什么意思?

每经牛眼
2025-07-04 16:11:47
见证历史!又一只,超2000元!

见证历史!又一只,超2000元!

证券时报
2025-07-04 16:56:18
卖了11年,它又重新上市了

卖了11年,它又重新上市了

新车评网
2025-07-03 16:16:28
特斯拉电池寿命数据公布:约 32 万公里后容量降至 80%

特斯拉电池寿命数据公布:约 32 万公里后容量降至 80%

IT之家
2025-07-02 21:16:09
小米推出自带线屏显充电宝:售价199元,有3C认证

小米推出自带线屏显充电宝:售价199元,有3C认证

PChome电脑之家
2025-07-01 18:12:01
马云在布鲁塞尔广场喝咖啡,身边跟着几个保镖,低头看手机接地气

马云在布鲁塞尔广场喝咖啡,身边跟着几个保镖,低头看手机接地气

大笑江湖史
2025-07-04 12:31:25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高考估分710变成453分,广州4名学霸家长集体维权,结果令人咂舌

风声起伏
2025-07-01 17:43:00
103岁杨振宁今年身体出奇硬朗,49岁妻子翁帆无意间说漏嘴:杨振宁向她提出3大要求……

103岁杨振宁今年身体出奇硬朗,49岁妻子翁帆无意间说漏嘴:杨振宁向她提出3大要求……

黎兜兜
2025-07-02 05:24:16
深圳坪山“过度检查”致招商企业闪电搬离?回应来了

深圳坪山“过度检查”致招商企业闪电搬离?回应来了

星岛记事
2025-07-03 21:40:03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75岁老艺术家何庆魁,被亲儿子捅刀:他嫖不动了,每月1万够花

兴史兴谈
2025-07-04 17:14:49
“妈妈,今天用不用洗头”原来是全国统一的,网友:妈妈、妈妈…

“妈妈,今天用不用洗头”原来是全国统一的,网友:妈妈、妈妈…

悠闲历史
2025-06-30 14:32:42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王川被“双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委原书记、二级巡视员王川被“双开”

界面新闻
2025-07-04 17:12:28
2025-07-04 18:08:49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头条要闻

老人处理青蟹时被刺伤9天后离世 起初伤口仅米粒大小

体育要闻

体坛最爽打工人:37岁被裁,工资领到72岁

娱乐要闻

李宇春身上的标签哪个才是真的?

财经要闻

茅台从3300跌到1700 泡沫破了酒才真香

科技要闻

被雷军"震惊"后,何小鹏"藏起"G7的战报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180km/或30万级 方程豹钛7四季度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时尚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穿越三国!赤壁古战场藏了多少英雄传奇?

教育要闻

家人太倔,一句话就吵怎么办?千万家庭沟通困局如何破

中年女人夏天别瞎穿,这三招让你减龄不扮嫩,收获满满的夸赞

军事要闻

俄美元首通话约1小时 讨论中东局势、俄乌谈判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