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离世,年仅55岁

0
分享至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2日消息,6月15日,故宫第三代摹印传人沈伟离世,年仅55岁。据了解,故宫摹印是“三代单传”,北派篆刻的代表人物金禹民,也是新中国故宫博物院摹印的开创者。金禹民只收了一个徒弟刘玉,而沈伟也是刘玉培养的唯一徒弟。

沈伟的一名同事告诉记者,沈伟很随和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愿意与年轻人交流交朋友,对工作也是一丝不苟。

沈伟。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故宫摹印的“三代单传”

很多人是从《我在故宫修文物》认识沈伟的。这部纪录片让故宫的顶级文物修复师们第一次走入大众眼前。

沈伟生在江南,上小学时跟随父母来到北京。1983年,他从国家文物局和鼓楼中学合办的“文物班”毕业,进入故宫做青铜器复制,后来,刻章组的老师傅正好五十多岁了要收徒弟,就选中了沈伟。

“我师父特别不爱说话,1986年他选择我作为故宫摹印的第三代传人,当时我还有些吃惊。他说观察我很久了,觉得我能干这个,他不会看错人。”

提到摹印,可能很多人不了解,沈伟曾解释说,摹印是和古书画的复制联系在一起的,故宫的文物专家们不但负责修复文物,还从事文物古画的临摹复制。

古时候的大部分书画都有印章,沈伟和师父们一辈子所研究的,就是这最后一个程序——章。

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每幅摹画裱完以后,最后都要有钦印才算大功告成,这一步非常重要,如果盖不好,前面摹画的所有功夫也白费了。因此,摹印也可以说古书画修复中非常特殊的存在。

中国印坛有“南陈北金”的说法,其中“北金”指的就是北派篆刻的代表人物金禹民,他也是故宫博物院摹印的开创者。金禹民只收了一个徒弟刘玉,而沈伟也是刘玉培养的唯一弟子。

所以,故宫摹印可谓是“三代单传”。

沈伟。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刚开始做学徒,沈伟从磨石头、磨锯、磨刀开始,这就要花上一年时间。“磨完刀子写篆字,又写了两年,这才能摸到印章,学习篆刻技法又是两年,一共5年才算正式出师。”

每一枚印章,都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和个人风格,印文字体、章法布局,运刀手法、笔道的轻重、屈伸疏密……还有印章中体会的意境,都要有摹印者深刻的领悟。不仅印章的外表要一模一样高度相像,印出来的效果也要不差分毫。

《清明上河图》摹本的100多个印章,都是由沈伟的师傅刘玉复制钤印的。

沈伟曾说,自己盖过的最多的一幅是《兰亭序》,有一百多块章。这一百多个章里,可能既有师父刘玉的章,也有金禹民先生的。师傅们摹好的章,就成为资料,下次还可以再用。

我跟师父就像父子一样

作为故宫摹印的“三代单传”,沈伟和师父的感情更加不一般。

他曾在自述里说,自己和师父的感情很好,每年初五去拜年,一年可能能见个三四面,平常打电话。一见面,他们就聊些过去的事,工作情况、人员变动什么的。

师父眼睛不是特别好,每年体检沈伟就陪他去,师父做青光眼手术也是他带着去的,“我在场他踏实”。他曾形容自己和师父的关系:“怎么说,就是跟父子似的,有什么要求,就直说。有的徒弟,师父退休就忘了。我们单传,不一样。”

“师父最常跟我们说的是要守规矩,规矩就是圆规,帮你把章盖对地方。”

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这个“规矩”,第一是要守住寂寞,第二个是认真,不能出错。

“人家两年、三年画出来的画,我们盖印章就是十分钟,不能错。盖错了没法修,印章是红的,擦不掉的。所以干一辈子不能出错。”

30多年来,沈伟雕刻仿制了1000多枚古印,在临摹的书画上盖了上万个印章,没出过一点差池。

下一代摹印传人,在哪里呢?

《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沈伟的办公桌前,充满各种小小的意趣:小葫芦、鸟笼、盆栽……

摹印同故宫的其他古文物修复工作一样,要沉得住气,更要拿出舒适的好心情来工作,要是光线不对、情绪不对,不干都行。“因为人工有生命力,不像复印,人工临摹有生命力,可以反映人当时的心态。”

沈伟。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除了篆刻,沈伟的爱猫宠猫也出了名,他和青铜器修复师王有亮每天自觉地担当起喂猫职责,每天上班,浇完了花,有时就喂猫,他还给两只野猫起名“花子”和“灰子”,连《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剧组人员都知道,想逗猫,就可以去摹画室所在的第四进小院找找看。

在故宫的小院儿里,他们还种起了菜,纪录片里,他在院子里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种的茄子西红柿,“修身养性,自己调理,有点儿以厂为家了对不对?就像家一样”。

沈伟。来源:《我在故宫修文物》截图

沈伟一直把“素心若雪,淡如清风”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制作和收藏印章的过程,其实也是塑造性情的过程。沉浸在印章的世界里,少了现代社会的功利心和焦躁症,变得与世无争,这便是修身养性。”

听上去有趣,但他也说过,他们在这里三十多年都没什么变化,只是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一样。

“故宫的下一代摹印传人,会在哪里呢?”在几年前的一次采访,沈伟说出了自己最大的烦恼。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官方通报“西湖边松鼠被伤害事件”:陈某(男,46岁)粗暴拽断尾巴,将严肃处理!

官方通报“西湖边松鼠被伤害事件”:陈某(男,46岁)粗暴拽断尾巴,将严肃处理!

极目新闻
2025-06-12 17:33:50
世预赛6强赛分档出炉!印尼队白高兴了,难进世界杯

世预赛6强赛分档出炉!印尼队白高兴了,难进世界杯

篮球扫地僧
2025-06-12 17:19:54
男同玩SM窒息而亡,28秒视频疯狂流传,死前高喊:停下!快一点

男同玩SM窒息而亡,28秒视频疯狂流传,死前高喊:停下!快一点

社会酱
2025-06-11 18:09:56
曝郑州小米SU7一脚油门撞了17辆车,美女车主事后发颜值视频被网友怒怼

曝郑州小米SU7一脚油门撞了17辆车,美女车主事后发颜值视频被网友怒怼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6-12 11:51:26
詹姆斯正式加盟独行侠,欧文亲自招募,三巨头能否携手夺冠?

詹姆斯正式加盟独行侠,欧文亲自招募,三巨头能否携手夺冠?

哈哈小奇
2025-06-12 14:49:05
谁才是中国的真朋友?特朗普与中国通话后:全世界都在重新选边站

谁才是中国的真朋友?特朗普与中国通话后:全世界都在重新选边站

纾瑶
2025-06-11 20:03:07
伦敦谈判细节曝光!何立峰只提一个条件,美方代表团无从应对

伦敦谈判细节曝光!何立峰只提一个条件,美方代表团无从应对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6-12 14:23:46
欧盟将对两家中国小型银行实施制裁,外交部回应

欧盟将对两家中国小型银行实施制裁,外交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6-12 14:55:03
俄军伤亡总数突破100万人,G7拟将俄油压至每桶30美元

俄军伤亡总数突破100万人,G7拟将俄油压至每桶30美元

史政先锋
2025-06-12 16:30:02
印度不愧是是世界级专业坠机专业户,波音787坠毁惨剧再破神话!

印度不愧是是世界级专业坠机专业户,波音787坠毁惨剧再破神话!

闻号说经济
2025-06-12 18:17:58
马英九受邀赴陆,两岸统一不跟民进党谈?赖清德当局破大防

马英九受邀赴陆,两岸统一不跟民进党谈?赖清德当局破大防

博览历史
2025-06-12 16:47:49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襄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海洋被查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襄阳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海洋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6-12 17:34:05
小沈阳18岁女儿NINA出道照释出,满满松弛感,韩味十足

小沈阳18岁女儿NINA出道照释出,满满松弛感,韩味十足

极目新闻
2025-06-12 13:49:53
纵览热点|“诊所开业,输液半价!”一诊所悬挂横幅内容引争议,卫健部门:将联系诊所撤下横幅

纵览热点|“诊所开业,输液半价!”一诊所悬挂横幅内容引争议,卫健部门:将联系诊所撤下横幅

纵览新闻
2025-06-12 20:02:13
多地紧急通知:停课、停业、停运

多地紧急通知:停课、停业、停运

中国日报
2025-06-12 17:30:29
特朗普称中美已达成协议,将对华征收55%关税,商务部回应

特朗普称中美已达成协议,将对华征收55%关税,商务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17:19:07
80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手,14年前在深圳失踪,连家人都找不到他

80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手,14年前在深圳失踪,连家人都找不到他

白面书誏
2025-06-11 20:25:32
曝一车圈大V在下飞机时被当场铐走,事发时正被尊界发起民事诉讼

曝一车圈大V在下飞机时被当场铐走,事发时正被尊界发起民事诉讼

不掉线电波
2025-06-12 13:18:15
王晓晨回应与俞灏明已婚传闻:我头昏了

王晓晨回应与俞灏明已婚传闻:我头昏了

鲁中晨报
2025-06-12 16:02:11
曝华为手机被指控有安全漏洞:用人脸照片可以解锁

曝华为手机被指控有安全漏洞:用人脸照片可以解锁

回旋镖
2025-06-12 20:52:37
2025-06-12 21:20:49

头条要闻

前国奥队员踢"苏超":不到30岁退役 感觉大家记起我了

头条要闻

前国奥队员踢"苏超":不到30岁退役 感觉大家记起我了

体育要闻

没有人会不喜欢TJ-麦康奈尔

娱乐要闻

邓紫棋自爆因官司6年没收到版税, 重录旧作反击

财经要闻

787客机首起空难 波音飞机事故频发引质疑

科技要闻

一镜双目捅破天,华为最快明年Q2超越苹果

汽车要闻

方程豹最大SUV比豹8便宜?钛7搭华为智驾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亲子
游戏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精致奢华 丰富的连贯空间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4岁娃持续腿疼,反复发烧一整年!元凶竟是喝了那杯“天然”饮品......

Xbox掌机没有OLED?华硕高管:大多数人不需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