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多面马未都 为何淡出影视圈 观复猫何以成了网红?

0
分享至

马未都,一位关注度颇高的文化名人。他有着“多重身份”:曾经的文学编辑、编剧;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文化学者、作家……他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也是文博圈的“网红”。

观复博物馆的馆址曾有过变更,现在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远离市中心。推开大门,一个小而精致的院落徐徐呈现在眼前:绿植爬满墙壁,地面铺着仿古石砖,间或有几只萌猫出没。

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8月的一个上午,马未都就在观复博物馆中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他依然穿着中式衬衫、长裤,坐在一把藤椅上,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马未都生于1955年,祖籍山东,从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里长大。

他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又当了几年机床铣工。那时正是“全民文学热”的时代,凭着勤奋好学,1981年,马未都发表了小说处女作《今夜月儿圆》,随后,被调入出版社工作。

“我年轻时也是做文字工作的,在出版社当编辑,写各种东西。”有些文章,是他从数不清的投稿中淘出来的,至今书架上还放着一本《空中小姐》,作者是王朔,责任编辑是马未都。

他在出版社老老实实待了十年,现在人们熟悉的文学大家,马未都几乎都认识。有一回,他刚进机场候机厅大门,一个眼熟的作家就迎上来了——是余华,居然还说得出两人认识的具体日子。

“怎么说呢?年轻的时候,真是把文学当做一辈子的事业。”他感慨。

不过,马未都并没选择在出版社待一辈子。后来,他投身于电视剧行业,跟朋友们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许多演员,而他正是编剧之一。

马未都在故宫博物院。受访者供图

在许多人眼中,马未都算是迎来了事业发展的好时机。可他此时却痴迷收藏,渐渐淡出了影视界和文学圈。

“我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嵌钧瓷屏,当时是挪用了家里买彩电的钱。”他曾回忆,那件四扇屏标价2000,后来讨价还价,人家给打了一个八折,“它既有陶瓷的部分,又是一件家具,这件东西后来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东西终究还是想买买不起。为此,马未都回家后常常急得茶饭不思。直到年纪渐长,才变得平静多了,“一件文物不管多喜欢,你有多大能力,也不可能全部拥有。在文物面前不是你拥有它,是它拥有了你,对文物而言我们就是匆匆过客”。

慢慢地,他的收藏初具规模。1997年年初,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正式开馆。“观复”取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马未都的收藏,包括古代陶瓷、家具、玉器、漆器等,都在此展出,“一开始做博物馆,是从文化传播这个角度去想,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个事儿”。

明晚期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 观复博物馆藏。观复博物馆供图

他不爱给人推荐“镇馆之宝”,而是觉得每一件文物都有珍贵之处,“我们那张黄花梨的百宝嵌罗汉床挺好,那个白底黑花的磁州窑梅瓶也很好。我希望观众们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件艺术品,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信息”。

因为种种问题,观复博物馆曾几经迁址,越搬离着市中心越远。但仍是许多人必到的打卡之地,吸引他们的,既有珍贵的文物,也有近年来名气越来越大的“观复猫”。

花肥肥、黄枪枪、云朵朵、马都督、王情圣……马未都的粉丝或者熟悉观复博物馆的人,大多能数出几只猫的名字。它们统一被叫做“观复猫”,其中一多半是被救助收养的流浪猫。

“观复猫”花肥肥。受访者供图

第一只“观复猫”,是他在2003年收养的。当时正值非典,大量家猫被遗弃。某一天,有人跟他说,自己家门口有只大黑猫蹲了好几天,你要不要?马未都说要,冒着雨就抱回来了。

“跟我说是只大黑猫,结果是狸花猫。”马未都给它取名花肥肥,“这只猫比较善解人意,刚来的那天,正好我在写一篇文章,它就趴在桌子上看我从头写到尾。”。

在自家楼下草地上,他又捡回了黄枪枪。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猫的数量越来越多,黑包包是自个儿跑来的,一直赖着不走。前前后后十六年间,博物馆里的猫累计有三十多只。马未都做节目时,也常有猫咪出镜。

观复猫讨人喜欢是事实。马未都观察过,好多人来观复博物馆,不着急看东西,先看猫。尤其是孩子们,原来老急着要走。现在有了猫,比家长还愿意待在这。“熊孩子”不闹腾了,大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好好看展览。

他决心把观复猫发展为一个品牌,“孩子们愿意跟猫玩儿,这时候你再跟他们讲传统文化,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就赋予它们猫馆员、猫馆长的身份,让它们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到今年年底,与观复猫相关的书籍差不多有30种了,还有各式展览和周边纪念品。在马未都的理念中,博物馆需要很好地养活自己必须多一个途径,观复猫就是一个吸引客人的方法。

“观复猫”周边衍生品。受访者供图

“在公众熟悉的‘网红猫’里,我们可能是投入最大的:住的屋子有地暖、空调,专人喂养、还要体检,吃得东西也都经过挑选。”马未都开着玩笑,“所以说,观复猫是史上最有文化的猫,也是活得最舒服的一群猫”。

办博物馆之余,从2014年开始,马未都又制作了互联网视频脱口秀《观复嘟嘟》,给观众们讲点小知识或者人生道理,影响甚广。

他尽可能把内容讲得浅显一些,“让大家能听得懂、感兴趣。一开始就讲得很深,叫人听不懂、没兴趣了,这对文化传播很可能没多大益处”。

“区分‘杯’跟‘盏’,我就讲,杯可能有柄也可能没柄,但盏一定没有柄。另外,杯子深,盏的容量比较浅。‘盏’这个字,上半部分的字就是表示‘浅’的意思,了解字的本意就不难理解。”马未都解释。

有人惊讶于他的杂学旁收,诗词、美学都能来上几句。马未都说不稀奇,“知识门类没那么复杂,只要你坚持学习,都能弄明白。”

马未都。受访者供图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哲学书应该至少读几本吧?美学书也要读几本,文学书要大量阅读。”他偶尔很感激年轻时没有手机,“现在的人都没时间,全去看手机,自个看些有乐趣无营养的东西,浪费很多时光”。

马未都特别爱劝别人读书,“这是培养你的思维方式。多数人做事情只能想到眼前一步。其实凡事多斟酌一步,就能生活得更好。我们说一个人不动脑子,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获取知识很简单,培养思维方式只能靠多读书”。

“年轻人踌躇满志是好事,但得会准确判断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马未都说,如果光知道自个儿“成”,然后瞧谁都不成,这种人最可怕,“觉得自己哪儿都行,必定是你倒霉的开始”。

节目受关注、博物馆和观复猫知名度高……马未都成了国内出版社“争抢”的作者之一,近来几乎每年都有新书出版,比如《醉文明》《茶当酒集》《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等等。

《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对他来说,写作不是任务,更像是一种消遣,也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知识。他用手比划着一个厚度,“我每年都要写那么厚一摞纸,我觉得手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大概一万页总是有的”。

马未都坚持手写文字,“电脑创作会抑制人的思维,输入法总提供联想词,不断有大量词汇蹦出来,那你很难再创造词汇或者找到一些生僻词”。

“写长篇比较辛苦,需要长时间地‘绷’在一个状态上。短篇很容易就写完了。”现在,他仍然很忙,但还是能挤出时间,“在那儿闲着是个很可怕的事。所以,我就尽可能写东西,最快一天能写一万字”。

他觉得,写作只有大量地写,才会能坚持往下写,“你老不写东西,再捡起来就会很痛苦。跟健身一样,人用则进,不用则退”。

“我不能像研究员和大学老师那样,认认真真在一个领域生根,写出著作。我只能做这种普及性的工作,把我知道的中国文化的乐趣传递给别人。”马未都说。

如今,马未都依然坚持到观复博物馆上班。规定九点上班,他八点四十就到,但很少出现在观众面前——否则多半会被拉住合影、求签名,观众也没法好好欣赏展品。

马未都。受访者供图

偶有闲暇,他愿意跟各行各业的人聊天,积攒知识、找灵感。有一回,开车路过一条街,马未都看到有福建山区来的人在卖竹筐,就停车下跟人打招呼。报价不算便宜的竹筐,他一下子买了四五个。

“竹器有很多好处,远比塑料金属耐用又环保。跟他聊完,我就写文章,讲到竹子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竹字头’的字有几百个,我们今天常用的有几十个。”他说,这篇文章发在网上,获得了八百万次的点击。

有人觉得他奇怪,莫名其妙跟一个不认识的人长时间聊天,也经常花钱买些“不值得”的玩意儿。“怎么叫值不值?贵不贵?那是手艺,谁也不买,可能慢慢就没了。”马未都说。

他生活得似乎有些“另类”,但又能讲出一套道理:“生活在社会上,把自个看得太重的人都不会过得愉快。一个人的素质,也反映在你对比你社会地位低的人的态度上。”

最近,马未都念叨着要做一个诗歌赏析会,配好声光电,在解说的引导下快速进入古人诗词中描述的场景,或者欢快,或者惜别,让现代人也能体验古人创作的心境。

他觉得自己不算老,还能做很多工作。在一篇小文中,马未都写道,“等我到了那个自己所认为的晚年,而不是别人所认为的晚年的时候,如果有精力,我可能写一本小说,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我的后半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儿子瑞士留学被拒收!沈伯洋搞分裂,代价由全家买单!

儿子瑞士留学被拒收!沈伯洋搞分裂,代价由全家买单!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07 05:46:03
亚冠激烈冲突!张玉宁遭“胯下之辱”,法比奥暴怒,6人互相推搡

亚冠激烈冲突!张玉宁遭“胯下之辱”,法比奥暴怒,6人互相推搡

奥拜尔
2025-11-06 21:06:17
陈梦0-3惨败小将,简直不敢相信

陈梦0-3惨败小将,简直不敢相信

好乒乓
2025-11-06 12:56:23
一楼盘现“饮料瓶砌墙”?调查结果公布:系非承重墙,已完成整改维修,致歉后获业主谅解

一楼盘现“饮料瓶砌墙”?调查结果公布:系非承重墙,已完成整改维修,致歉后获业主谅解

环球网资讯
2025-11-06 19:57:08
梅德韦杰夫心里清楚,无论俄罗斯打输打赢,都将是他的上位机会

梅德韦杰夫心里清楚,无论俄罗斯打输打赢,都将是他的上位机会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7 06:34:27
中方正式发文通知,一分不差地按时履行承诺,狠狠打了美方一巴掌

中方正式发文通知,一分不差地按时履行承诺,狠狠打了美方一巴掌

阿七说史
2025-11-06 17:56:50
余文杰,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

余文杰,拟任正厅级领导职务

鲁中晨报
2025-11-07 07:15:01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王祖蓝自曝怕不能活过明年,已立遗嘱财产归太太,父亲46岁离世成心坎

In风尚
2025-10-28 18:26:15
看张雪峰复出后反复横跳,我说点憋很久的真相!

看张雪峰复出后反复横跳,我说点憋很久的真相!

妈咪OK
2025-11-06 17:05:50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上海地铁“霸腿”老人身份曝光!有网友自称是邻居,爆料更多内幕

哄动一时啊
2025-11-06 14:40:21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董卿的现状,老父亲后悔自责:她嫁密春雷,是我没拦住

君好伴读
2025-09-22 12:49:18
墙倒众人推?这次向太的爆料,撕碎王家卫仅剩的体面,蔡澜没说谎

墙倒众人推?这次向太的爆料,撕碎王家卫仅剩的体面,蔡澜没说谎

乡野小珥
2025-11-06 05:52:06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6 13:03:13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历史有些冷
2025-11-06 19:55:03
马斯克说对了!继芯片后又一东西全球疯抢,中国或成最大受益者

马斯克说对了!继芯片后又一东西全球疯抢,中国或成最大受益者

史纪文谭
2025-11-06 15:46:54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郭可盈在香港买37万国产电车,与丈夫现身提车,林文龙打扮好时尚

黔乡小姊妹
2025-11-06 11:23:26
劲爆!汪峰沉默了,森林北也沉默了,就连葛荟婕也沉默了!

劲爆!汪峰沉默了,森林北也沉默了,就连葛荟婕也沉默了!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6 13:13:56
年薪1亿起,李嘉诚管家霍建宁再添座驾,网友:首辆白色红旗国礼

年薪1亿起,李嘉诚管家霍建宁再添座驾,网友:首辆白色红旗国礼

总李谈车
2025-11-06 18:45:18
2025-11-07 10:36:49

头条要闻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 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头条要闻

耿爽:既然美方直接点名 那我也就不再含蓄了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房产
手机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手机要闻

苹果设立画廊:GrowPal等第三方应用诠释iOS 26 液态玻璃设计精髓

军事要闻

美军两架B-52轰炸机接近委内瑞拉海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