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多面马未都 为何淡出影视圈 观复猫何以成了网红?

0
分享至

马未都,一位关注度颇高的文化名人。他有着“多重身份”:曾经的文学编辑、编剧;观复博物馆的创始人、文化学者、作家……他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也是文博圈的“网红”。

观复博物馆的馆址曾有过变更,现在位于北京东北五环外,远离市中心。推开大门,一个小而精致的院落徐徐呈现在眼前:绿植爬满墙壁,地面铺着仿古石砖,间或有几只萌猫出没。

马未都在观复博物馆。受访者供图

8月的一个上午,马未都就在观复博物馆中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他依然穿着中式衬衫、长裤,坐在一把藤椅上,滔滔不绝地打开了话匣子。

马未都生于1955年,祖籍山东,从小在北京的部队大院里长大。

他下过乡、插过队,回城后又当了几年机床铣工。那时正是“全民文学热”的时代,凭着勤奋好学,1981年,马未都发表了小说处女作《今夜月儿圆》,随后,被调入出版社工作。

“我年轻时也是做文字工作的,在出版社当编辑,写各种东西。”有些文章,是他从数不清的投稿中淘出来的,至今书架上还放着一本《空中小姐》,作者是王朔,责任编辑是马未都。

他在出版社老老实实待了十年,现在人们熟悉的文学大家,马未都几乎都认识。有一回,他刚进机场候机厅大门,一个眼熟的作家就迎上来了——是余华,居然还说得出两人认识的具体日子。

“怎么说呢?年轻的时候,真是把文学当做一辈子的事业。”他感慨。

不过,马未都并没选择在出版社待一辈子。后来,他投身于电视剧行业,跟朋友们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一部《编辑部的故事》捧红了许多演员,而他正是编剧之一。

马未都在故宫博物院。受访者供图

在许多人眼中,马未都算是迎来了事业发展的好时机。可他此时却痴迷收藏,渐渐淡出了影视界和文学圈。

“我的第一件藏品是1982年花1600元买的四扇嵌钧瓷屏,当时是挪用了家里买彩电的钱。”他曾回忆,那件四扇屏标价2000,后来讨价还价,人家给打了一个八折,“它既有陶瓷的部分,又是一件家具,这件东西后来对我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东西终究还是想买买不起。为此,马未都回家后常常急得茶饭不思。直到年纪渐长,才变得平静多了,“一件文物不管多喜欢,你有多大能力,也不可能全部拥有。在文物面前不是你拥有它,是它拥有了你,对文物而言我们就是匆匆过客”。

慢慢地,他的收藏初具规模。1997年年初,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正式开馆。“观复”取自《道德经》:“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马未都的收藏,包括古代陶瓷、家具、玉器、漆器等,都在此展出,“一开始做博物馆,是从文化传播这个角度去想,希望更多人能了解这个事儿”。

明晚期黄花梨百宝嵌龙纹罗汉床 观复博物馆藏。观复博物馆供图

他不爱给人推荐“镇馆之宝”,而是觉得每一件文物都有珍贵之处,“我们那张黄花梨的百宝嵌罗汉床挺好,那个白底黑花的磁州窑梅瓶也很好。我希望观众们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件艺术品,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信息”。

因为种种问题,观复博物馆曾几经迁址,越搬离着市中心越远。但仍是许多人必到的打卡之地,吸引他们的,既有珍贵的文物,也有近年来名气越来越大的“观复猫”。

花肥肥、黄枪枪、云朵朵、马都督、王情圣……马未都的粉丝或者熟悉观复博物馆的人,大多能数出几只猫的名字。它们统一被叫做“观复猫”,其中一多半是被救助收养的流浪猫。

“观复猫”花肥肥。受访者供图

第一只“观复猫”,是他在2003年收养的。当时正值非典,大量家猫被遗弃。某一天,有人跟他说,自己家门口有只大黑猫蹲了好几天,你要不要?马未都说要,冒着雨就抱回来了。

“跟我说是只大黑猫,结果是狸花猫。”马未都给它取名花肥肥,“这只猫比较善解人意,刚来的那天,正好我在写一篇文章,它就趴在桌子上看我从头写到尾。”。

在自家楼下草地上,他又捡回了黄枪枪。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猫的数量越来越多,黑包包是自个儿跑来的,一直赖着不走。前前后后十六年间,博物馆里的猫累计有三十多只。马未都做节目时,也常有猫咪出镜。

观复猫讨人喜欢是事实。马未都观察过,好多人来观复博物馆,不着急看东西,先看猫。尤其是孩子们,原来老急着要走。现在有了猫,比家长还愿意待在这。“熊孩子”不闹腾了,大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好好看展览。

他决心把观复猫发展为一个品牌,“孩子们愿意跟猫玩儿,这时候你再跟他们讲传统文化,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就赋予它们猫馆员、猫馆长的身份,让它们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到今年年底,与观复猫相关的书籍差不多有30种了,还有各式展览和周边纪念品。在马未都的理念中,博物馆需要很好地养活自己必须多一个途径,观复猫就是一个吸引客人的方法。

“观复猫”周边衍生品。受访者供图

“在公众熟悉的‘网红猫’里,我们可能是投入最大的:住的屋子有地暖、空调,专人喂养、还要体检,吃得东西也都经过挑选。”马未都开着玩笑,“所以说,观复猫是史上最有文化的猫,也是活得最舒服的一群猫”。

办博物馆之余,从2014年开始,马未都又制作了互联网视频脱口秀《观复嘟嘟》,给观众们讲点小知识或者人生道理,影响甚广。

他尽可能把内容讲得浅显一些,“让大家能听得懂、感兴趣。一开始就讲得很深,叫人听不懂、没兴趣了,这对文化传播很可能没多大益处”。

“区分‘杯’跟‘盏’,我就讲,杯可能有柄也可能没柄,但盏一定没有柄。另外,杯子深,盏的容量比较浅。‘盏’这个字,上半部分的字就是表示‘浅’的意思,了解字的本意就不难理解。”马未都解释。

有人惊讶于他的杂学旁收,诗词、美学都能来上几句。马未都说不稀奇,“知识门类没那么复杂,只要你坚持学习,都能弄明白。”

马未都。受访者供图

“不管你是做什么的,哲学书应该至少读几本吧?美学书也要读几本,文学书要大量阅读。”他偶尔很感激年轻时没有手机,“现在的人都没时间,全去看手机,自个看些有乐趣无营养的东西,浪费很多时光”。

马未都特别爱劝别人读书,“这是培养你的思维方式。多数人做事情只能想到眼前一步。其实凡事多斟酌一步,就能生活得更好。我们说一个人不动脑子,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获取知识很简单,培养思维方式只能靠多读书”。

“年轻人踌躇满志是好事,但得会准确判断自己,知道自己的短处。”马未都说,如果光知道自个儿“成”,然后瞧谁都不成,这种人最可怕,“觉得自己哪儿都行,必定是你倒霉的开始”。

节目受关注、博物馆和观复猫知名度高……马未都成了国内出版社“争抢”的作者之一,近来几乎每年都有新书出版,比如《醉文明》《茶当酒集》《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等等。

《观复猫:我们的二十四节气》。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对他来说,写作不是任务,更像是一种消遣,也通过这种方式来传播知识。他用手比划着一个厚度,“我每年都要写那么厚一摞纸,我觉得手稿现在保存下来的,大概一万页总是有的”。

马未都坚持手写文字,“电脑创作会抑制人的思维,输入法总提供联想词,不断有大量词汇蹦出来,那你很难再创造词汇或者找到一些生僻词”。

“写长篇比较辛苦,需要长时间地‘绷’在一个状态上。短篇很容易就写完了。”现在,他仍然很忙,但还是能挤出时间,“在那儿闲着是个很可怕的事。所以,我就尽可能写东西,最快一天能写一万字”。

他觉得,写作只有大量地写,才会能坚持往下写,“你老不写东西,再捡起来就会很痛苦。跟健身一样,人用则进,不用则退”。

“我不能像研究员和大学老师那样,认认真真在一个领域生根,写出著作。我只能做这种普及性的工作,把我知道的中国文化的乐趣传递给别人。”马未都说。

如今,马未都依然坚持到观复博物馆上班。规定九点上班,他八点四十就到,但很少出现在观众面前——否则多半会被拉住合影、求签名,观众也没法好好欣赏展品。

马未都。受访者供图

偶有闲暇,他愿意跟各行各业的人聊天,积攒知识、找灵感。有一回,开车路过一条街,马未都看到有福建山区来的人在卖竹筐,就停车下跟人打招呼。报价不算便宜的竹筐,他一下子买了四五个。

“竹器有很多好处,远比塑料金属耐用又环保。跟他聊完,我就写文章,讲到竹子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性,‘竹字头’的字有几百个,我们今天常用的有几十个。”他说,这篇文章发在网上,获得了八百万次的点击。

有人觉得他奇怪,莫名其妙跟一个不认识的人长时间聊天,也经常花钱买些“不值得”的玩意儿。“怎么叫值不值?贵不贵?那是手艺,谁也不买,可能慢慢就没了。”马未都说。

他生活得似乎有些“另类”,但又能讲出一套道理:“生活在社会上,把自个看得太重的人都不会过得愉快。一个人的素质,也反映在你对比你社会地位低的人的态度上。”

最近,马未都念叨着要做一个诗歌赏析会,配好声光电,在解说的引导下快速进入古人诗词中描述的场景,或者欢快,或者惜别,让现代人也能体验古人创作的心境。

他觉得自己不算老,还能做很多工作。在一篇小文中,马未都写道,“等我到了那个自己所认为的晚年,而不是别人所认为的晚年的时候,如果有精力,我可能写一本小说,书名都想好了,就叫《我的后半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出大事了,美国第一块稀土磁铁诞生,贝森特欢呼雀跃:再不怕中国

出大事了,美国第一块稀土磁铁诞生,贝森特欢呼雀跃:再不怕中国

boss外传
2025-11-14 14:00:03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被罚4亿还要搞,运营商们对无限流量到底有多执着?

被罚4亿还要搞,运营商们对无限流量到底有多执着?

果核剥壳
2025-11-14 09:27:07
29岁程序员疑身陷东南亚,出租屋内留下一张神秘纸条,警方已介入

29岁程序员疑身陷东南亚,出租屋内留下一张神秘纸条,警方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14 15:26:05
越南向世界隐瞒40余年,对越反击战中,越南竟然还藏了惊人力量

越南向世界隐瞒40余年,对越反击战中,越南竟然还藏了惊人力量

牛马搞笑
2025-11-15 04:51:19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人到晚年,这3种晚辈别给压岁钱!不是小气,是自己的清醒

雪雪呀
2025-11-14 10:49:16
71岁成龙官宣:满头白发,差点认不出!新片颠覆形象,演患病老人

71岁成龙官宣:满头白发,差点认不出!新片颠覆形象,演患病老人

头号电影院
2025-11-15 12:15:03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说出来你别不信

民国时期一块大洋,换成现在的人民币,是多少钱?说出来你别不信

凡人侃史
2025-11-14 23:44:13
一个人最强大的靠山,不是金钱,不是婚姻,不是子女,而是……

一个人最强大的靠山,不是金钱,不是婚姻,不是子女,而是……

诗词中国
2025-11-12 20:17:50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外交部昭告全球,军号日文警告,俄朝跟进!日本欠的债迟早要还

兵器海陆空视频
2025-11-14 17:30:50
11月15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公布

11月15日央视五套CCTV5及CCTV5+节目表公布

犟种美食
2025-11-15 08:22:14
橡皮1999元,马克笔2232元!知名演员吐槽上海一商店文具昂贵,橡皮品牌客服:适用于收藏

橡皮1999元,马克笔2232元!知名演员吐槽上海一商店文具昂贵,橡皮品牌客服:适用于收藏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09:13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

国际在线
2025-11-15 10:49:03
杜兰特30+5创历史第一,火箭队9战8胜!休城喜迎4大蜕变剑指冠军

杜兰特30+5创历史第一,火箭队9战8胜!休城喜迎4大蜕变剑指冠军

锅子篮球
2025-11-15 14:12:50
50分钟砍41分14板11助三双!快船你做个人吧!牛马也会累的!

50分钟砍41分14板11助三双!快船你做个人吧!牛马也会累的!

篮球大图
2025-11-15 13:11:01
美国究竟是怎么去工业化的——朱姆沃尔特闹剧

美国究竟是怎么去工业化的——朱姆沃尔特闹剧

笑香风云淡
2025-11-14 17:45:50
统一进入新阶段!国民党元老对郑丽文提了一个要求,局势变得太快

统一进入新阶段!国民党元老对郑丽文提了一个要求,局势变得太快

boss外传
2025-11-14 12:50:03
社评:日方切莫误判中方发出的严正警告

社评:日方切莫误判中方发出的严正警告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3:41:19
全运会乒乓:王曼昱拒绝让分轰11-0,马龙首秀丢局,陈熠剃光头

全运会乒乓:王曼昱拒绝让分轰11-0,马龙首秀丢局,陈熠剃光头

知轩体育
2025-11-14 22:56:39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祥谈体育
2025-11-15 11:30:55
2025-11-15 15:07:00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时尚
教育
家居

《燕云》Steam上线首日在线破14万人!玩家热情高涨

艺术要闻

1.7亿建成,1.5亿拆掉!荆州“天下第一关公”雕像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教育要闻

作文《做过最勇敢的一件事》火了,无视考试底线,老师却给了满分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