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访阿富汗国家博物馆,战火中幸存的历史宝库

0
分享至

阿富汗于2月22日进入为期一周的“减少暴力”阶段,冲突各方承诺在此期间保持克制。美国表示,如果7天内各方能够克制武力,将在2月29日与塔利班签署一份协议。这个消息对于坐落在喀布尔郊区,从来未能在战火中置身事外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而言,是喜是忧呢?

在喀布尔偏远的西南角,兴都库什山的雪顶和辽阔的喀布尔河之间,坐落着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那里藏有世界最伟大的文物收藏之一。从史前文物到伊斯兰艺术,博物馆的藏品跨越50000年时光,展现了阿富汗作为古代文明交汇点的悠久历史。更重要的是,建馆89年来,从苏联入侵到塔利班掌权,它的藏品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天灾人祸。

阿富汗博物馆历经了战争和导弹攻击,一身沧桑

“阿富汗有许多古迹和雕刻。”博物馆馆长法希姆·拉西米领着我走过博物馆昏暗的一楼,我跟他走上前往二楼的楼梯,看到陈列中既有4世纪的希腊文物,也有12世纪统治阿富汗的伽色尼王朝的伊斯兰艺术品。“阿富汗连接着中亚、南亚和中东。所以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然而,正因为这些收藏不可估量的价值,以及正巧靠近喀布尔地标之一达鲁拉曼宫的位置,多年来,博物馆一直面临阿富汗政权争夺和交替所带来的威胁、掠夺和毁坏。1979年苏联入侵期间,博物馆藏起了1世纪的黄金珠宝、武器和钱币。1989年苏联撤军之后,博物馆又陷入了1990年代上半叶圣战者联盟所带来的交火之中。1993年,一枚火箭击中了博物馆的屋顶,毁掉了一副4世纪的画作,许多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也化为一堆瓦砾。1997年,第二枚火箭命中了博物馆。到了1990年代末,博物馆百分之七十的藏品要么被掠走,要么被毁。

“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军队涌来,混战不休,而博物馆就在战火中心。”拉西米叙述着当年荡平喀布尔的暴力场面,“博物馆员工根本没法保护藏品,甚至没法来博物馆。”

不过,还是要感谢英勇的博物馆员工,他们在1979年到1989年的苏联入侵期间和塔利班统治前夕秘密转移和藏起大量文物,使它们免遭毁坏。

据拉西米介绍,苏联占领期间,博物馆方面说服了政府将三分之二的博物馆收藏放入银行保险库以及位于喀布尔市中心的信息文化部后的仓库,防止圣战者的攻击。后来,在1992年到1996年的圣战军队在喀布尔交战时期,博物馆的大部分建筑成了废墟,剩下的部分也没有水电供应。

1994年,趁着暂时停火,尽管没有报酬,博物馆员工还是回到已关闭的博物馆,借助煤油灯的照明,用卡车将500多箱的数千件文物秘密运送到喀布尔酒店(如今的喀布尔塞雷纳酒店),保管起来。

1996年,塔利班夺权之后,战斗有所停止,但塔利班政权对该国文物带来的破坏却是空前绝后的:塔利班毁掉了所有被他们认为是反伊斯兰的东西。2001年3月,塔利班炸毁有3000年历史的,世界最高佛像巴米扬大佛,震惊了全世界。然而,他们对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破坏却鲜为人知。在2001年2月,塔利班官员进入博物馆保险库,并用斧头和锤子砸毁任何带有人体和动物形象的文物。几次之后,几千件无价之宝被毁,其中历史最久的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

一位叫阿斯夫的博物馆工作人员回忆道:“有几周时间,他们不停地来,不停地破坏在展的和在仓库中的雕像,其中包括许多佛像。”

40年来,博物馆员工没有放弃从战火中拯救博物馆的收藏

阿斯夫为博物馆工作了40多年,只在苏占结束的一段时间里而不得不逃往国外。“回到阿富汗后,我发现博物馆里不剩下什么了。战争期间我们好不容易保下的文物又被塔利班给破坏了。”

阿斯夫和他的同事们不想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国家的珍贵历史毁灭,每次塔利班走后,他们都将文物碎片收集起来。“员工们当时把这些碎片捡起来,藏在垃圾堆底下,或塔利班不会去的房间里,由于这些努力,我们现在可以修复它们了。”拉西米告诉我。

博物馆于2004年重新开放后,员工们秘密保管的文物开始在博物馆中展出。现在,一小支由阿富汗和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在修复专家法比奥·哥伦布的带领和芝加哥东方学院的资金支持下,正在修复阿斯夫和他的同事们在塔利班战士眼皮子底下抢救出来的文物碎片。这也是由芝加哥东方学院和美国政府支持的合作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计划修复博物馆藏品中的2500件佛像和陶器的碎片,这些佛像和陶器大部分来自阿富汗的哈达遗址,2500年前起,它就是一处佛教中心,法显和玄奘也曾访问过这里。

如今,一个国际团队正在修复这些佛像

“1930年代,法国的考古团队发掘了哈达遗址。部分文物被带到了法国,剩下的则留在喀布尔,直到2001年被塔利班破坏。”阿斯夫说,给我看一长溜桌子上摆放的7500多件文物碎片,有的仅有米粒大小。专家们就在博物馆的这几个房间中把这些碎片都拼合起来。 哥伦布花了一年时间来分析这些碎片以为这个四年项目评估一个预算,2020年晚些时候,这个项目的成果将在博物馆中展示。

拉西米说,当年法国的考古学家在哈达遗址发掘出了近20000件佛像,后来,阿富汗考古学家也从该遗址中发掘了更多宝藏。“实际数字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了,在内战和塔利班统治时期,档案遗失了。”他说。

在博物馆地下室,人们找到了几份1960年代和70年代的清单文件,为专家们的修复工作提供了视觉上的参考,虽然也不算多。“这就好像有30个拼图游戏的碎片都混在了一起,还没有拼好的参考图给你看。”哥伦布说。尽管如此,整个团队还是决心尽可能多地修复这些雕像。

萨伊费是这个修复团队的一员

修复工作结束后,哈达遗址的出土文物会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来讲述阿富汗佛教史上的重要一章。“佛教在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期传入了阿富汗。同时,此时的阿富汗也受到了希腊化的大夏王朝的影响。所以,在哈达出土的那些美丽而雅致的雕像上,我们不难看到这两种文化对当时的阿富汗的影响。”拉西米解释道。

然而,对于从2002年开始便辗转于阿富汗的数个考古遗址和历史修复工程的哥伦布来说,哈达并不是最重要的。“阿富汗的历史丰富多彩,不过现在我们还是有人身安全问题。”他说。“我希望这个项目能为有志于考古事业的阿富汗人带来机遇。有一两代人可以通过这个项目得到训练。比如修复专家、考古学家、艺术史学家,甚至工程师和建筑师,他们都能充中学习、获益。”

一份找到的旧时文献

目前,哈达保护项目中的每个成员依然对目前的政治形势非常担心。2月29日,美国将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结束他们之间长达19年的冲突。博物馆方面担心,这意味着塔利班有可能重获权力,如果这样的话,他们多年的心血可能又会毁于一旦。

“我们对自己的伊斯兰历史非常自豪,但我们也必须保护伊斯兰之前的丰富历史遗产。”拉西米说,“让我们的下一代去学习、了解这段多姿多彩的历史和他们的文化传承非常重要。”

哥伦布则充满期待。“现在,阿富汗人看待历史和考古学的眼光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他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培训阿富汗的文化管理部门来保护这个国家的过去,“有整整的一代人已经错过了机会。我们需要鼓励年轻一代,并给他们机会在这个领域工作。”

(本文编译自BBC记者鲁齐·库马尔的报道《在塔利班破坏下幸存的阿富汗宝藏》)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女篮最终12人大名单曝光,两大主力被淘汰,输球也不带李梦

中国女篮最终12人大名单曝光,两大主力被淘汰,输球也不带李梦

宗介说体育
2025-07-08 14:39:32
世界冠军晕倒去世!年仅46岁

世界冠军晕倒去世!年仅46岁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7-08 14:02:13
后半夜的长沙人山人海!云南小伙“吐槽”:这里出个门口干舌燥,但是真的好玩!

后半夜的长沙人山人海!云南小伙“吐槽”:这里出个门口干舌燥,但是真的好玩!

潇湘晨报
2025-07-08 16:05:40
俄乌还未停火,美已物色好“第二个乌克兰”,中方不许北约来亚洲

俄乌还未停火,美已物色好“第二个乌克兰”,中方不许北约来亚洲

红色国际
2025-07-07 18:20:03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疑似坠楼去世,年仅54岁

极目新闻
2025-07-07 20:11:09
天水家长讲述血铅异常幼儿治疗过程:每天输液6个多小时,在空调房都满头大汗

天水家长讲述血铅异常幼儿治疗过程:每天输液6个多小时,在空调房都满头大汗

极目新闻
2025-07-08 00:09:19
以色列将54000名极端正统派男子征召入伍

以色列将54000名极端正统派男子征召入伍

一种观点
2025-07-07 17:02:19
港媒曝方媛成功怀上男胎!郭富城高兴到发抖,赠太太无限额信用卡

港媒曝方媛成功怀上男胎!郭富城高兴到发抖,赠太太无限额信用卡

振华观史
2025-07-08 13:53:06
旅行团遭洗劫后续!大使馆出面,意大利警方改口,游客曝更多内幕

旅行团遭洗劫后续!大使馆出面,意大利警方改口,游客曝更多内幕

阿纂看事
2025-07-08 17:31:10
长江禁钓解封首日万人甩竿 40斤大鱼破水引热议

长江禁钓解封首日万人甩竿 40斤大鱼破水引热议

山野奈奈
2025-07-07 07:35:03
姚晨为血铅事件发声!疑似真正毒源被扒,19年类似悲剧真相曝光!

姚晨为血铅事件发声!疑似真正毒源被扒,19年类似悲剧真相曝光!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07 16:35:51
电讯报:怕球迷比对手少,数名切尔西球员用社媒给门票引流

电讯报:怕球迷比对手少,数名切尔西球员用社媒给门票引流

懂球帝
2025-07-08 17:43:30
金将军机场痛哭迎灵柩,朝鲜精锐库尔斯克血战,用命换来了什么

金将军机场痛哭迎灵柩,朝鲜精锐库尔斯克血战,用命换来了什么

流年拾光
2025-07-02 16:53:15
对养老金上调的猜测:国家正在探索一个利国利民的养老金制度

对养老金上调的猜测:国家正在探索一个利国利民的养老金制度

兴史兴谈
2025-07-07 18:06:44
网红医生塌房!真实身份触目惊心,为敛财用尽各种手段,官媒出手

网红医生塌房!真实身份触目惊心,为敛财用尽各种手段,官媒出手

红色国际
2025-07-07 19:10:03
这难道是日本大地震的征兆吗?

这难道是日本大地震的征兆吗?

我不叫阿哏
2025-07-08 17:17:26
人去楼空!深圳大厂凌晨宣布停工停产,员工一觉醒来“天塌了”

人去楼空!深圳大厂凌晨宣布停工停产,员工一觉醒来“天塌了”

阿纂看事
2025-07-08 11:25:57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治港败类”曾荫权:治理香港7年,为何却在卸任后,获刑20个月

星光看娱乐
2025-03-31 17:52:22
“山西午睡不分物种”火出圈!山西人:外地人不午睡,晃悠啥呢?

“山西午睡不分物种”火出圈!山西人:外地人不午睡,晃悠啥呢?

削桐作琴
2025-07-07 13:26:29
特朗普:希望适时取消对伊朗制裁

特朗普:希望适时取消对伊朗制裁

新华社
2025-07-08 16:43:55
2025-07-08 20:08:49

头条要闻

两名研究生打出租从济南去拉萨:目前打表价格已过万

头条要闻

两名研究生打出租从济南去拉萨:目前打表价格已过万

体育要闻

17岁的朱正很好,但他救不了中国男篮

娱乐要闻

麻烦大了,凤凰传奇再次遭受“重创”

财经要闻

新消费浪潮下的资本叙事能持续吗?

科技要闻

"失去新鲜感",中国车主为何不再追捧特斯拉

汽车要闻

遵循“极简主义” 北京现代ELEXIO发布内饰官图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本地
旅游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简约时尚 返璞归真之境

亲子要闻

在天水检测正常,西安就不正常,连铅中毒的事都想压下来…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踏入时光长廊!岐山八景诉说古今岁月风华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