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上戏院长解读今年艺考新规,部分专业与往年不同

0
分享至
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传统艺术考试向高考模式靠近,疫情给高等艺术教育带来一次全新的革命。

线下教学改为线上教学,传统艺术考试向高考模式靠近,疫情给高等艺术教育带来一次全新的革命。3月25日,“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特别网聚活动邀请了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以专业视角解读后疫情时期的艺考和线上艺术教育。

今年疫情带来了艺考模式的全新变化,上戏包括表演系、导演系、播音主持系等在内8个艺术专业将通过考生提交作品并在网上进行初试,而另有编剧、戏剧教育等4个专业则将取消艺考直接通过高考分录取,具体的上戏考试方案和细则将在几天后正式公布。谈及此,黄昌勇表示,这一次艺考的变化,是疫情防控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艺术专业考试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  截屏图

表演系等专业初试取消校考,编剧等专业直接按高考分数录取

针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情况,教育部近日对今年艺考做出调整,鼓励高校采取考生提交作品、网上视频面试等方式考核,必须要进行的现场校考在高考后组织。

上海戏剧学院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艺术院校之一,一直是“艺考”关注度的核心地带。对于上戏今年艺考的新细则,黄昌勇表示再过几天学校就会正式公布。但总体上,包括编剧、戏剧教育、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在内的4个专业,今年将直接按高考分数录取。

而往年竞争最为激烈的戏剧影视表演、音乐剧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主持、中国舞 芭蕾舞、国标舞、舞蹈编导在内的8个纯艺术类专业,今年将首次通过提交视频作品和网上考试的形式进行初试,复试和三试将依旧通过校考举行。

黄昌勇表示,具体方案要过几天公布,希望考生可以认真按照学校要求准备作品,而今年的复试和三试可能对考生的要求更严格,考试时间也更长。

目前,全国大概有3800所高校,其中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有2000所左右。今年预计有115万考生参与艺考。

黄昌勇认为,当下考生或者家长的选择艺术专业需要有理性,要认清为什么选择艺术专业,是否真的热爱艺术这个门类,是否真的愿意从事这个行业。此前,不能否认有部分考生和家长因为担心考不上综合类大学,把艺考作为“捷径”,也有考生怀着“明星梦”来参加艺考,这其中很多都有盲目性。对于参加考试的考生,既需要对自己和艺术有足够的认知,也需要对学校和专业有足够的了解。

艺术类招生对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是个大趋势

黄昌勇认为,教育部今年针对疫情推出的艺考措施,其实也是中国艺术专业考试的一次变革,也是中国艺术教育面临的转型。总体来说,目前不同学校推出了不同的方案,但对文化课要求越来越高,是个普遍的大趋势。

以上戏而言,4个按照高考录取的专业,普遍对文化课有非常高的需求。而另外8个需要专业考试的专业,同样要取得和文化课之间的平衡。黄昌勇提到,曾经有一位考生在表演系专业考试中排名第一,但因为文化课成绩实在不理想,最终未能录取。

而今年,不少艺术高校专业取消了校考这个环节,也进一步提高了对文化课的要求。黄昌勇认为,其实这也是从某种程度在弥补我们国家艺术教育的一些短板和弱项。

以往,对艺术类考生的专业素质考察更为侧重,但对于与人文素养、综合素养考察的不够。而现在,越来越多院校开始关注考生的整体人文素养。比如中国传媒大学,今年的一试是个综合考试,就考文史哲。

在这样的考试前提下,专业过硬但文化不够好的考生是否会“漏网”?黄昌勇认为确实存在这种情况,但不能因为个别情况,影响整个艺术教育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我们希望培养的是艺术家。”

澎湃新闻直播 截屏图

特殊时期艺术教学转战“线上”,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改革转型

后疫情期间,除了“艺考”全面变革,上戏的日常教学也有了极大的变化。从3月初开始,上戏所有专业的课程都在网上进行教学,实现了专业院系“全覆盖”。这对于以实践和训练为主的艺术教学,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但黄昌勇说,其中也有不少惊喜。

虽然很多老师对网上授课还没有足够的技术准备,但通过这一次的尝试,不少课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上戏尝试了很多平台来进行网课教学,甚至于戏曲、舞蹈这些非常需要“在场”的课程,也有了积极的进展。他同时坦言,经过几个星期的课程,也有学生会产生厌烦疲惫心理,比如不愿意在视频里露脸,这些都是需要在未来解决的。

但不可否认,这次疫情可能会对高等教育做出革命。黄昌勇认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通过这次的特殊情况会大规模进入高等艺术教育,以往很多老师不会使用这些技术参与教学,但在这次之后有了突破。据悉,疫情结束之后,线上课程的形式将依然会在上戏被继续保留。

与此同时,线上教学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促进了高等艺术教育的转型。“比如我们一直想尝试在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但对于很多艺术类专业学生而言,比如表演系,90%的课程都是训练课,大部分时间都在进行声台形表的训练和排练演戏时间。本身读书时间就少,有了课余时间就更想休息或者干其他事情,但这样确实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而这一次因为疫情的缘故,线上的教育使得训练课不得不减少,在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表演系等专业加大了对剧本和书目的推荐。而毕业班的同学们也有了更多时间做案头工作,以准备毕业大戏和毕业作品。

据悉,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上戏的返校时间将日益临近,黄昌勇表示,乐观地估计,毕业班学生可能将最早返校,以准备他们的毕业公演作品。而具体方案也要等待各方情况综合后拟定并公布。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广州雨天出租车“议价拒载”引关切,乘客司机各有怨言;专家:乱象应整治,定价可完善

广州雨天出租车“议价拒载”引关切,乘客司机各有怨言;专家:乱象应整治,定价可完善

大风新闻
2025-05-13 13:41:04
贝弗利:湖人不必追恩比德 他们要能顺下的护筐中锋 卡佩拉就不错

贝弗利:湖人不必追恩比德 他们要能顺下的护筐中锋 卡佩拉就不错

直播吧
2025-05-13 20:08:18
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成都警方:孙某已被立案调查

百万粉丝网红“是小念噢”故意编造“自杀离世”虚假信息,成都警方:孙某已被立案调查

上观新闻
2025-05-13 06:44:06
老婆拒绝同房半年,我受不了找岳母谈谈,谁知岳母的举动让我慌了神

老婆拒绝同房半年,我受不了找岳母谈谈,谁知岳母的举动让我慌了神

荔枝人物记
2025-04-11 17:41:19
反转!瑞士谈判后李嘉诚就港口事件突然改口,公开向祖国做保证

反转!瑞士谈判后李嘉诚就港口事件突然改口,公开向祖国做保证

答案在这儿
2025-05-13 16:22:07
网传普通人最怕捧杀,因被人称赞包子好,女子冲动开店半月倒闭

网传普通人最怕捧杀,因被人称赞包子好,女子冲动开店半月倒闭

笔尖下的人生
2025-05-13 17:15:59
朱亚文公开回应离婚,宠妻人设崩塌?

朱亚文公开回应离婚,宠妻人设崩塌?

美芽
2025-05-13 18:52:45
富二代何超莲的下午茶,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富二代何超莲的下午茶,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小椰的奶奶
2025-05-12 09:44:35
美媒:莫迪给西方上了一课,只要有中国在,美国就不敢跟印度翻脸

美媒:莫迪给西方上了一课,只要有中国在,美国就不敢跟印度翻脸

观星赏月
2025-05-13 21:44:37
谴责苏修霸权主义 要求归还北方领土 1975年1月26日《人民日报》

谴责苏修霸权主义 要求归还北方领土 1975年1月26日《人民日报》

那些看得见的老照片
2025-04-28 07:00:06
一旦活到了70岁,大部分人就会出现如下症状,看看你占了几个?

一旦活到了70岁,大部分人就会出现如下症状,看看你占了几个?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4-16 06:56:53
印巴空战最大外溢效果,把周边国家都打醒了,台岛有事不关日本事

印巴空战最大外溢效果,把周边国家都打醒了,台岛有事不关日本事

闫树军论评
2025-05-13 17:39:34
高圆圆现实长什么样?路人镜头才是照妖镜,怪不得赵又廷死心塌地

高圆圆现实长什么样?路人镜头才是照妖镜,怪不得赵又廷死心塌地

动物奇奇怪怪
2025-05-13 10:23:24
同样都是兄弟国家,中国可以卖歼10C给巴基斯坦,为何不卖给朝鲜

同样都是兄弟国家,中国可以卖歼10C给巴基斯坦,为何不卖给朝鲜

健身狂人
2025-05-12 16:38:26
新华视评|严厉打击网络色情新变种

新华视评|严厉打击网络色情新变种

新华社
2025-05-12 10:39:36
云南威信麟凤镇通报“有人穿‘警察’字样雨衣参与丧事”:已立案查处

云南威信麟凤镇通报“有人穿‘警察’字样雨衣参与丧事”:已立案查处

澎湃新闻
2025-05-13 12:44:26
多地取消高中双休,张雪峰的话应验了,他举得这个例子太经典了

多地取消高中双休,张雪峰的话应验了,他举得这个例子太经典了

前沿天地
2025-05-11 00:34:01
魔兽怀旧服:直升礼包争议不断,高装等成罪魁祸首,玩家如何选择

魔兽怀旧服:直升礼包争议不断,高装等成罪魁祸首,玩家如何选择

游戏农工
2025-05-14 00:18:17
独行侠新赛季有望组建史上最强三状元豪华阵容冲击总冠军

独行侠新赛季有望组建史上最强三状元豪华阵容冲击总冠军

大眼瞄世界
2025-05-13 23:12:15
61岁王宁日本“换血”曝光!全家出动陪护,天价手术费引全网热议

61岁王宁日本“换血”曝光!全家出动陪护,天价手术费引全网热议

介知
2025-05-12 14:16:49
2025-05-14 01:08:49

头条要闻

老人住底楼过道4个月被女儿拒之门外 女婿:不可能赡养

头条要闻

老人住底楼过道4个月被女儿拒之门外 女婿:不可能赡养

体育要闻

离开曼联,他在马拉多纳的城市成为明星

娱乐要闻

张柏芝母亲节上热搜!3个儿子引热议

财经要闻

老股民被收割670万 杀猪盘牵出20亿大案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首战业绩如何?创新业务狂揽57亿

汽车要闻

或2027年发布 全新宝马1系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游戏
健康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简洁纯净 空灵的东方妙境

外网热议IG击败JDG:这不是我认识的IG!担心他们下一场会做什么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莫迪讲话:只是"暂停"军事行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