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搬上“云端”的博物馆:打破“次元壁”有多难?

0
分享至
把博物馆搬到“云端”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博物馆想要打破“次元壁”,也许并不容易。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此时,博物馆大多会举办各种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资料图:5月1日,游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参观游览。当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有序恢复开放。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今年,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博物馆的线上展览、直播等活动显得尤其“出圈”。互动小程序、与“主播”互动……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云刷馆”正在成为流行趋势。

只不过,把博物馆搬到“云端”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博物馆想要打破“次元壁”,也许并不容易。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馆搬上“云端”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由于疫情影响,各项活动和观众的“亲密接触”有了更多花样。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94项主题活动陆续开展,其中包括博物馆全景展示、数字展厅等50项“云展览”,以及云游博物馆、文物观赏等15项直播活动。

有趣的是,此次活动还围绕参与直播的博物馆推出系列短视频等产品,借助多元化的新媒体平台,帮助观众们多角度感受“近在咫尺”的博物馆。

浙江文博圈也启动了一系列直播活动,从5月13日至19日首次推出 “浙里光影·云看文博”云上直播活动,组织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宁波博物馆等进行7场云直播。

同时,浙江省博物馆学会在13至14日,围绕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邀请4位专家,举办线上主旨报告会。

资料图:游客在上海老相机博物馆内合影留念。 殷立勤 摄

此外,今年上海也会整合直播、云展览、线上讲座、有声导览等在线资源,搭建“云上博物馆日”。

“出圈”的线上展览与直播

博物馆从线下走到线上,早已不是新鲜事。

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近开启的“永远的东方红”云展览,利用三维建模、全景漫游等数字技术在虚拟世界搭建出一座浸入式展厅,以种种高科技手段拓展着人们的观展体验。

例如,展览展出卫星、手摇计算机等十余个展品的3D模型,供观众欣赏、互动;几款H5小程序也适时推出,邀观众或在五线谱上奏响《东方红》,或“穿上” 航天服与“东方红一号”合影留念。

把博物馆搬到线上不止一种办法。疫情期间,不仅是故宫,全国多家知名博物馆都开启了“云游”模式。讲解员们化身主播,带领观众全方位参观。

甘肃省博物馆则不断探索直播模式。统计数据显示,该博物馆两场时长数小时的线上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达90多万,点赞数超过50万,参观人数超过该馆2019年全年客流量半数以上。

有观众认为,如果人们能通过直播获得基础知识,又或者以此为契机为对历史、文化产生兴趣,变得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也是好事。

资料图:图为此前甘肃省博物馆讲解员王雪麟正在进行淘宝直播。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打破次元壁?也许没那么简单

越来越多与“云端”连接,有人调侃,“一脸严肃”的博物馆更接地气了,堪称近一段时间的硬核网红。但这并不意味着打破“次元壁”就如此简单。

一些讨论聚焦于“博物馆是否应更多在线上发力”。有人认为,直播或线上展览传递知识更便捷;也有人认为,博物馆的一大功能是现场展陈,引发观众思考,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线下,“线上”始终只是辅助手段。

另外,“及时互动”一直被视为直播的核心价值之一。但有网友表示,在博物馆主播讲解时,观众们会提出问题,有时比较难以得到反馈;有的主播则是“照本宣科”,讲解不够灵活。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魏峻分析,按传统思路,此前大多数博物馆或许更多把精力放在线下场馆服务,在线上展览的内容设计上花费的心思不够,观众的满意度可能会打折扣。

撬动博物馆IP的“宝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发展,网络把人们联系的更紧密。博物馆只是躲在象牙塔里,这也不现实。

资料图:5月1日,较早进入故宫的游客抢拍故宫“无人”美景。当日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恢复开放,实行预约、错峰、限流参观。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针对目前博物馆搬上“云端”后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网友提出,线下参观+线上浏览补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式。

在博物馆实地参观,人们可以通过实物感受历史和文化。但目前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很难把所有文物的知识、故事全部展示出来,线上展览、直播恰好可以弥补“短板”。

魏峻则认为,如果技术支持、内容展示等方面进一步成熟完善,今后线上展览、讲座和直播等都会逐渐变得常态化。

博物馆的影响力不能只在场馆之内。魏峻建议,未来博物馆可以考虑以多种方式增加线上活动的互动性、知识性,线上展览吸引了观众,也能反哺线下,共同撬动博物馆IP的开发。(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公开决裂!洪森开始行动,家族突然转向?中国早就留好后手

公开决裂!洪森开始行动,家族突然转向?中国早就留好后手

娱乐的宅急便
2025-07-04 08:05:47
欧盟新能源标签揭示手机电池寿命:三星以2000次充电循环领跑

欧盟新能源标签揭示手机电池寿命:三星以2000次充电循环领跑

IT之家
2025-07-07 18:28:09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在贵州抗洪中让黑粉红了脸

贪污上亿、假慈善?被实名举报的韩红,在贵州抗洪中让黑粉红了脸

新语爱八卦
2025-07-05 16:21:43
火锅店打死金毛后续,门口被围送花圈,老板娘威胁自杀,画面曝光

火锅店打死金毛后续,门口被围送花圈,老板娘威胁自杀,画面曝光

趣文说娱
2025-07-08 09:37:37
湖人机会来了!约基奇拒绝2.12亿续约,除了夺冠别无他法!

湖人机会来了!约基奇拒绝2.12亿续约,除了夺冠别无他法!

运筹帷幄的篮球
2025-07-09 13:55:45
赛场上散步,赛后球衣崭新的国足,彻底撕下董路范志毅强撑的体面

赛场上散步,赛后球衣崭新的国足,彻底撕下董路范志毅强撑的体面

洲洲影视娱评
2025-07-08 17:06:34
18岁黄多多正式官宣出道,内娱小花们集体瑟瑟发抖!

18岁黄多多正式官宣出道,内娱小花们集体瑟瑟发抖!

玥来玥好讲故事
2025-05-19 21:20:33
《以法之名》大结局:万海没出狱程子健没有反转,李人骏有点惨

《以法之名》大结局:万海没出狱程子健没有反转,李人骏有点惨

小樾说历史
2025-07-09 13:53:58
德国40°高温竟不装空调!空调普及度仅13%,降温方法看呆全球

德国40°高温竟不装空调!空调普及度仅13%,降温方法看呆全球

青烟小先生
2025-07-08 22:33:12
上海男篮外援升级,同时接触萨姆纳和古德温,场均36+6和25+8!

上海男篮外援升级,同时接触萨姆纳和古德温,场均36+6和25+8!

中国篮坛快讯
2025-07-09 13:36:06
打起来了,乌发起“斩首行动”,普京开始下令,美国态度悄悄变了

打起来了,乌发起“斩首行动”,普京开始下令,美国态度悄悄变了

霹雳炮
2025-07-08 23:27:41
冯德莱恩就不信任投票发声:俄罗斯支持者“做局”

冯德莱恩就不信任投票发声:俄罗斯支持者“做局”

参考消息
2025-07-08 13:07:21
狂砍37分!夏联第一高分诞生!这名年轻球员什么来头?

狂砍37分!夏联第一高分诞生!这名年轻球员什么来头?

篮球扫地僧
2025-07-09 11:16:39
可恶!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规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可恶!印从中国进口120吨稀土,违规转手卖给欧美,中国果断出手

古史青云啊
2025-07-09 13:30:16
治癌27年,50岁肿瘤专家死于癌症!他的临终遗言,值得所有人反思

治癌27年,50岁肿瘤专家死于癌症!他的临终遗言,值得所有人反思

华人星光
2025-02-11 15:00:36
1979年对越反击战,我军攻破越南女兵营地,所见让人心酸和愤怒

1979年对越反击战,我军攻破越南女兵营地,所见让人心酸和愤怒

芳芳历史烩
2025-07-07 14:54:58
特朗普又整幺蛾子,美政府摊牌要抢地?中国万亿农产投资遭威胁

特朗普又整幺蛾子,美政府摊牌要抢地?中国万亿农产投资遭威胁

掌青说历史
2025-07-09 14:35:32
40岁保姆色诱70岁教授,“性猝死”背后竟是谋杀 如何露馅的?

40岁保姆色诱70岁教授,“性猝死”背后竟是谋杀 如何露馅的?

米米大肉
2024-06-22 12:46:15
我经常把家里旧东西送给保姆,那天听到她打电话,我果断辞退了她

我经常把家里旧东西送给保姆,那天听到她打电话,我果断辞退了她

蝉吟槐蕊
2025-06-20 15:02:23
济南市委书记去坐地铁4号线了

济南市委书记去坐地铁4号线了

叮当当科技
2025-07-09 11:08:44
2025-07-09 15:24:49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对中国大放厥词 发出"迄今为止最严厉抨击"

头条要闻

冯德莱恩对中国大放厥词 发出"迄今为止最严厉抨击"

体育要闻

开了16年F1,他终于第一次站上领奖台

娱乐要闻

郭富城追“子”成功,方媛孕肚被拍

财经要闻

金店业绩分化 为何"一口价"卖得更好了?

科技要闻

效力27年!苹果"乔布斯军团"又一位元老退休

汽车要闻

享界品牌车标发布 余承东:享界S9旅行版秋季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游戏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LOL-MSI:Knight加里奥决胜局单杀制胜,BLG鏖战五局击败FLY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踏入时光长廊!岐山八景诉说古今岁月风华

“勃肯鞋”今年夏天又火了,怎么搭都时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