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疫情让古典音乐“走下神坛”

0
分享至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令公共文化生活暂停,但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却并未停止。很快,音乐家们便想尽各种办法让演出继续。

小提琴家穆特(左上)确诊新冠肺炎后网上与其他音乐家合奏

一对一音乐会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各国歌剧院纷纷关停,音乐家们被迫居家隔离。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不少音乐家呼吁“在疫情的危机时刻,艺术不应该变得最不重要”,相反,音乐应该承担起“帮人排除忧愁,净化灵魂的作用”。于是,音乐家们行动起来,或通过网络在线举行云音乐会,或线下一对一演奏,或打造汽车歌剧院……

人们发现,这场疫情让古典音乐走下剧院的“神坛”,以各种方式走进日常生活。

对艺术家来说,这些行动是“自救”,也是“渡人”。

变化一:

  线下演出推迟甚至取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巴黎国家歌剧院、芬兰国家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德意志歌剧院、苏黎世歌剧院等世界知名歌剧院相继宣布取消公演。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伊丽莎白王后音乐比赛、阿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师赛、第十二届纪念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国际青年钢琴家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国际音乐比赛也都纷纷推迟。

除此之外,英国BBC逍遥音乐节、布雷根茨露天歌剧节、2020琉森夏季音乐节、柏林爱乐乐团2020东京特别音乐会等国际著名的音乐节和音乐会也都宣布推迟甚至取消。

全球音乐家受疫情影响都被迫终止了工作。他们的生活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冲击。英国女中音歌唱家詹妮弗·约翰斯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的情况是前所未有的,世界上大多数文化机构都要停业一段时间,这将导致大多数自营职业者面临重大的财务问题,甚至破产。大多数表演者都过着经济拮据的生活,因为如果我们不工作,我们就得不到报酬。即使在现行的法定病假工资制度下,我们也得不到照顾。”

  变化二:

  线上演出成为新常态

虽然新冠肺炎疫情令公共文化生活暂停,但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却并未停止。很快,音乐家们便想尽各种办法让演出继续。更多的古典音乐演出场地、机构和艺术家将他们的音乐会和作品提供给观众在线观看,线上音乐会也相继出现,云合作演奏成为这段时期古典音乐家和观众见面的常态。

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在确诊新冠肺炎后,还在社交媒体与伦敦爱乐乐团的音乐家“连线演奏”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对她来说,线上演奏既能让她保持状态,又能够让她和其他音乐家保持安全距离。意大利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也在复活节为全世界免费直播了自己的独唱演出会。著名小提琴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举办了一场名为“客厅音乐会”的演出,现场观众超过2万人,最高同时观看达到1500人,这比挤进许多中型音乐厅的观众都多。4月19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公民公益组织共同打造的全球线上慈善音乐会“同一个世界:团结在家”历时8个小时,数百位顶尖艺术家参与演出,更是吸引了全球乐迷的关注。

各种音乐会也因疫情原因改为线上直播。柏林爱乐乐团于5月1日在线上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欧洲圣城音乐会”——这个音乐会本是要在以色列特拉维夫举行的。

作为国际上最重要的音乐活动之一,“布拉格之春”已有75年历史,主办方正在寻求另一种形式,让音乐抚慰疫情困境中的听众。除了将安排大约十场音乐会进行现场直播,并将通过布拉格之春网站免费提供,主办方也在筹备一系列网络音乐会,年轻的捷克艺术家和顶尖的捷克室内音乐家将扮演主要角色。

  变化三:

  古典音乐正在变得更“亲民”

除了线上与观众沟通之外,音乐家还积极想办法让线下演出成为可能。近日,“一对一音乐会”正在德国开展,一个听众可以和一个音乐家在安全距离下进行十分钟的音乐亲密体验。这是一个既有现场感又有必要防护措施的创举。“一对一音乐会”不用受到剧场限制,可以在画廊、咖啡馆、琴行和机场举行。而英国国家歌剧院也计划举办“汽车歌剧院”,观众将在300辆车里观看歌剧表演。

从线上合奏,到线上音乐会,再到线下的“一对一音乐会”和“汽车歌剧院”,我们无法预见古典音乐家们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来将乐迷们牢牢吸引住。但可以肯定的是,古典音乐不再是那个仅在“大雅之堂”才能观看和聆听的艺术形式。一场疫情让“高雅”艺术变得更加“亲民”。

原本需要观众正装出席,在剧院里正襟危坐聆听的高雅音乐,如今以一种无比轻松的方式和大家见面了。艺术家们不再是西装革履、长裙拖地,而是穿着家居服,在自己的家里与观众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亲密接触”,让观众看到他们日常的另一面;而观众也不用受到任何束缚,不用担心穿什么得体,不用担心举止不合时宜,坐着累了甚至可以躺在床上徜徉音乐的海洋。

至于“一对一演出”,更是让观众得以近距离聆听、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家演奏。这对于任何的乐迷来说都是非常亲切的。“汽车歌剧院”更是将歌剧与时尚生活相结合,既能满足人们与亲朋相聚的欢乐,又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美好。

就像委内瑞拉指挥家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说的,“疫情让我们重新思考艺术带给人们的方式。”疫情对于古典音乐的影响不少是毁灭性的,但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如何让艺术离大众更近,现在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文/伦兵 田婉婷 统筹/刘江华)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莎拉,你对中国的态度,终于被中国的一纸禁令验证了!

莎拉,你对中国的态度,终于被中国的一纸禁令验证了!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06 14:51:07
网传初中生跳楼身亡!因不给班主任送千元礼物,被长期穿小鞋

网传初中生跳楼身亡!因不给班主任送千元礼物,被长期穿小鞋

社会酱
2025-07-06 21:18:02
俄向高加索紧急增兵,剑指两个前小弟,会对其开战吗?

俄向高加索紧急增兵,剑指两个前小弟,会对其开战吗?

史政先锋
2025-07-06 15:23:31
官方:穆西亚拉腓骨骨折且踝关节脱臼,将接受手术并长期缺阵

官方:穆西亚拉腓骨骨折且踝关节脱臼,将接受手术并长期缺阵

懂球帝
2025-07-06 21:51:09
王冠:驻颜有术,星期天在上海冒着40℃的高温天儿去扎“美容针”

王冠:驻颜有术,星期天在上海冒着40℃的高温天儿去扎“美容针”

晓今娱
2025-07-07 00:05:06
11中2,8中1,两大首发梦游,中国女篮输给澳大利亚,她们要背锅

11中2,8中1,两大首发梦游,中国女篮输给澳大利亚,她们要背锅

体育哲人
2025-07-06 23:46:14
奇才官宣两笔交易达成:欢迎白魔CJ奥利尼克 致谢普尔萨贝组新阵

奇才官宣两笔交易达成:欢迎白魔CJ奥利尼克 致谢普尔萨贝组新阵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7-07 05:21:49
谈谈华为盘古模型被指存在“抄袭”这事

谈谈华为盘古模型被指存在“抄袭”这事

关尔东
2025-07-05 14:31:35
车主喊话雷军:别直播了,给我们一个解释吧

车主喊话雷军:别直播了,给我们一个解释吧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5-07-06 18:52:25
8岁女孩被邻居带去长江游泳溺亡,母亲讲述更多细节,律师:邻居或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

8岁女孩被邻居带去长江游泳溺亡,母亲讲述更多细节,律师:邻居或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

极目新闻
2025-07-06 17:35:35
盖茨官宣捐出全部身家,然后指责马斯克,被马斯克怒斥为大骗子

盖茨官宣捐出全部身家,然后指责马斯克,被马斯克怒斥为大骗子

大白聊IT
2025-07-07 00:01:47
在更衣室痛哭15分钟!世界第一辛纳情绪崩溃,网友:自己种的苦果

在更衣室痛哭15分钟!世界第一辛纳情绪崩溃,网友:自己种的苦果

体坛知道分子
2025-07-06 12:56:27
曹德旺高估了福耀科技大学,福耀科技大学高估了王树国

曹德旺高估了福耀科技大学,福耀科技大学高估了王树国

前沿天地
2025-07-04 04:49:01
离谱!人才引进疑违规操作,隔一年再入围还是他们仨,官方回应

离谱!人才引进疑违规操作,隔一年再入围还是他们仨,官方回应

鋭娱之乐
2025-07-06 10:32:45
7月8日起,恢复开放!

7月8日起,恢复开放!

焦作日报
2025-07-06 18:07:23
沧海遗珠!19岁新星无缘国足大名单,身高1米80,本赛季4球3助攻

沧海遗珠!19岁新星无缘国足大名单,身高1米80,本赛季4球3助攻

强悍的替补门将
2025-07-06 21:45:03
太遗憾!大满贯赛国乒女单首轮2人将被淘汰,8人成功晋级女单正赛

太遗憾!大满贯赛国乒女单首轮2人将被淘汰,8人成功晋级女单正赛

国乒二三事
2025-07-06 12:20:42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车选对了吗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释放3大信号,你的车选对了吗

三农老历
2025-07-06 07:58:37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冲上热搜!杨幂同款百元汉服卖爆了,店家回应:绝不涨价

新晚报
2025-07-06 15:29:59
葡媒:不出席葬礼是C罗与若塔身边人共同决定,C罗向亲属表达支持

葡媒:不出席葬礼是C罗与若塔身边人共同决定,C罗向亲属表达支持

直播吧
2025-07-06 08:54:06
2025-07-07 05:36:49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头条要闻

业内分析师:美国全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只是"时间问题"

体育要闻

陈登星法国扣篮大赛夺冠!高举国旗庆祝

娱乐要闻

35岁鹿晗暴瘦到认不出 传和关晓彤分手

财经要闻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了!

科技要闻

小米YU7首批交付,雷军现身为车主开车门

汽车要闻

阿斯顿·马丁跑车阵容将齐聚2025古德伍德速度节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是留在南方电网,还是读研?观念不同的两代人,最后还是父母妥协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建筑地标如何成为城市人才汇聚的 “强磁场”?

数码要闻

联想小新 AI 平板 Pro GT 亮相:竖向镜组设计、配手写笔配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