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现场|“圆”中的安藤忠雄:是艺术家,而非建筑师)
日本知名建筑师安藤忠雄为和美术馆设计的“圆”,像水波纹一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构成了建筑空间的效果,同时也自然地形成了建筑形态的核心。
2021年3月30日,位于广东顺德的和美术馆正式开馆,开馆展为“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这是安藤忠雄首次以艺术为主线的个展,从全新视角呈现其在艺术上的思考与创造。展览也是安藤忠雄在中国双展的一部分,与近期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的“安藤忠雄:挑战”相呼应。和美术馆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表示,展览尽量回避了他作为建筑师的身份,而是展现一个普通视角下的艺术家。
3月30日,由安藤忠雄设计的广东顺德和美术馆正式开馆,并举办以其艺术为主线的个展“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 。
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说,“作为两个同期进行的展览,此前在复星艺术中心的展览更偏重于呈现安藤忠雄的建筑项目,而和美术馆的展览则尽量回避了他作为建筑师的身份,而是展现一个普通视角下的艺术家。”
和美术馆建筑外立面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HEM)是由广东顺德的一个家族发起,安藤忠雄设计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家族希望将历史文化与当代艺术融合,带给人们和谐、安泰的生活,和美术馆因此得名。“和谐”也是这座美术馆的主题。“圆形”最能代表“和谐”的意境,因此美术馆的建筑从设计到细部工艺,都是以多样化的圆来呈现。
安藤忠雄希望“在设计中融汇中国岭南建筑文化”,从建筑外部设计到内部细节,都要以各种各样的“圆”来入手。美术馆外的夹岸花园,呼应了岭南园林的自然观。同时,夹岸花园也以当代艺术作品作为点缀,如艺术家洛克西·潘创作的不锈钢材质的树等。
和美术馆夹岸花园及水之径(俯瞰局部) ©和美术馆
和美术馆入口处
花园遮挡着美术馆的全貌,从清水混凝土弧形主入口进入,走上廊桥,穿过一片水域,便能看见圆形的美术馆。进入美术馆后,可以感受到美术馆中的“圆”形由中心向四周扩散,这些“圆”以一定的偏心率由下往上逐渐扩大,四层圆环重迭交织。
作为晚清以来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广州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洋建筑同时渗透在城市建设中。“光”被普遍认为是“希望”的象征,和美术馆顶部透光设计让自然光投射进内部,寄予了安藤忠雄对和美术馆的希望。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及天窗
和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双螺旋楼梯©和美术馆
安藤忠雄对于光的理解,也在展览“超越:安藤忠雄的艺术人生”得以体现。展览呈现了安藤忠雄与艺术的关联,以及如何从艺术、艺术家、建筑大师那里得到启发,以“超越艺术”“超越光”及“超越安藤”三部分,呈现其在艺术上的思考与创造。
启发安藤忠雄的艺术家们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日本建筑设计师之一,他自学成才,凭借独特的风格流派成为建筑史的传奇人物,曾获普利兹克奖,被誉为以建筑为生命的“清水混凝土诗人”。
展览的首个篇章展出了10位与安藤忠雄艺术人生相交、对其创作影响深刻的艺术大师之作,包括巴勃罗·毕加索、埃斯沃兹·凯利、亚历山大·考尔德、理查德·朗等。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毕加索的一幅油画作品《男人和女人体》。毕加索为现代西方极具创造性和影响的艺术家之一,创立了立体主义。此作品是毕加索晚年之作,创作于1968年冬,画中裸体的男人和女人充满了欲望的张力。在安藤忠雄看来, 毕加索是一路领跑时代的艺术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暴力和倾诉本能的力量。
展览现场 立体主义的空间,巴勃罗·毕加索作品 《男人和女人体》
安藤忠雄在展览中,将建筑空间流畅的线条打破、解构、重新组合,并嵌入毕加索的绘画,从而形成带有“立体主义”特征的空间。对此,邵舒表示,“一般美术馆会选择把空间打通,形成一个干净的大空间来凸显艺术品。但这个展览我们做了一些改变,安藤老师为每件作品都打造了一个空间,这种空间也与他选出的10位艺术家的作品形成一种对话。”另一边是20世纪著名的雕塑家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的“动态雕塑”,岩壁般黑色的静态装置充满灵性,而形状大小各异的抽象碎片延伸至远处,在风的辅助下漂浮旋转。这些随风移动的漂浮碎片与展厅空间形成呼应,凸显出作品的意趣。同时,当代艺术家达明安·赫斯特与安尼施·卡普尔等也是安藤忠雄最关注的,展厅内的独立空间里分别呈现出了各自的代表作。
展览现场,亚历山大·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展览现场 大地的空间,理查德·朗《红板岩圈》 ,红板岩 ,1987 ©和美术馆
当然,不单是西方艺术大师,白发一雄、 李禹焕、杉本博司等东方艺术家也是激发安藤忠雄艺术灵感的关键人物。白发一雄是日本“具体派”的代表人物,李禹焕是“物派”的代表,在安藤忠雄看来,前者的艺术是激情和纯粹,而后者则是东方哲学思考的当代艺术实践,呈现出“留白之美”。
展览现场 圆相的空间,白发一雄《无题》, 布面油彩,1964©和美术馆
展览现场 思索的空间,李禹焕《从线开始 No.780132》,布面油画,1978©和美术馆
对于这些艺术家,安藤忠雄此前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其实我在二十几岁年轻的时候,跟日本很有名的一个叫具体派的成员有非常广泛的接触,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和力量。另外还有李禹焕,跟他也是非常熟的朋友。这些艺术家,都是年轻的时候对我有过影响,或者是工作以后跟我有非常多的一些工作交往和接触的,有很多也一起合作过。我的感受是通过跟艺术家的交往跟合作,感受到了这种刺激,感受到了这种力量,进而对我的建筑设计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安藤忠雄与“光”
安藤忠雄是一位用“光”来造型的建筑设计师。展览的第二篇章展示了他的手稿及影像,呈现他多年来在混凝土筑造的几何秩序中发现光,创造光,凝聚光的故事。
安藤忠雄因为看了建筑家勒·柯布西耶的书籍而走上了建筑之路。1965年,24岁的安藤忠雄独自踏上了一场前途未卜的朝圣之旅,从大阪到横滨,再到莫斯科、芬兰、法国、瑞士、开普敦、马达加斯加等地,最后返回日本,历经七个月。“旅行,造就了我。”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安藤忠雄表示,“存在着与自己生活的地方完全不同的世界,和不同文化的人们在同一个地球上共同生活,这是周游世界所得到的最大的教训。”
在这次旅途中,安藤三进三出朗香教堂,走入令其肃然起敬的修道院、目眩神迷的万神殿和圣家族大教堂,在体验这些建筑的过程中,一束束建筑之光纷纷照射在安藤忠雄身上。展厅中首先呈现的是安藤忠雄所绘制的朗香教堂、修道院和圣家族大教堂的草图,以此呈现出安藤忠雄早期与“光”的结缘,为之后安藤忠雄长达半世纪的“光”的创作做铺垫。
展览现场 安藤忠雄建筑手稿(右) ©和美术馆
展厅现场
展览现场 安藤忠雄建筑手稿
随后,观众可以看到安藤忠雄的摄影作品。在光与影的二维交织下,安藤忠雄用镜头欣赏并记录下在光之下的建筑瞬间。他表示,“我在拍摄自己的作品时,许多情况下都会拍一些局部,如同保留一块他的残片一样。因为不会去说明外形、空间等内容,从信息量上等同于零。但是在照片中镌刻着的光影造型,就是我脑中的建筑形象。这样来看,我的照片就是我脑海中思考轨迹的体现。”
安藤忠雄的摄影作品
展览现场,安藤忠雄的摄影作品,铂金印相 ©和美术馆
展览现场 安藤忠雄设计的玻璃,©和美术馆
此外,安藤忠雄的创作还打破了建筑和艺术的界限,在多个领域中生长,包括玻璃的设计、家具等不同媒材的设计。从复星艺术中心的“挑战”,到和美术馆的“超越”,这两个词一直是安藤忠雄的人生信条。
展厅尾端是打造的地中美术馆的复现空间,这也与上海复星艺术中心所试图打造的空间体验相呼应。观众可在巨幅直岛影像的环绕下穿梭其中,深入领会安藤忠雄对于自然、空间的思考。
地中美术馆2000-2004 © 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展览现场呈现的地中美术馆空间
高校学生根据安藤忠雄的建筑图纸制作的小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的一块区域呈现了高校学生根据安藤忠雄所设计的26座美术馆的建筑图纸制作的模型。邵舒表示,“一般来讲,建筑师的图纸不会拿出来给学生看的。这一部分是安藤忠雄将建筑图纸分享给学生,是他与学生们的对话,他希望影响下一代年轻人。”
展览将展至8月1日。
附:对话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
安藤忠雄为和美术馆所设计的“圆”,像水波纹一样由中心向四周扩散,构成了建筑空间的效果,同时也自然地形成了建筑形态的核心。在圆形的建筑形态中,不但设置了近现代艺术展示空间、还设置了公共教育空间等多功能区域。
邵舒
澎湃新闻:和美术馆的馆藏作品有哪些?
邵舒:现在大约有500件作品,以近现代书画为主,现当代艺术品为辅,大部分来自于家族收藏。在我们美术馆的4楼展厅是一个常设的展示,呈现近90件馆藏书画作品。
和美术馆4楼的常设展厅,视频播放中国戏曲与关良的戏曲人物作品
澎湃新闻:和美术馆未来的定位及方向在哪?未来还会有哪些计划?
邵舒:我们希望分几大块,一个致敬经典。针对一些国内国外的艺术大家,我们会做一些比较深入的研究、可能是艺术史研究,也可能是修复研究、历史研究或者是人文的研究。第二块是关于年轻的艺术家,中国艺术家和西方艺术家都有,希望挖掘一些艺术新星,给他们提供平台。
和美术馆设计草图
澎湃新闻:此前您在接受采访时谈及了民营美术馆的分类,也谈及了如今的和美术馆是处在九十年代及之后的第二波浪潮后的“第三代民营美术馆”概念。在广东地区,独栋成型的民营美术馆并不多见,在您看来,和美术馆的成立对于顺德、佛山甚至广州地区的意义在哪?
邵舒:我们不敢说对大区域有什么影响,也不能自称为领头羊。我们是一个开始,可能珠三角地区很快会出现不少民营美术馆。不管是地域上还是观众上,这边和北京、上海的态势都不太一样。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有非常良好的观众基础了,而这边却不太有,所以像一线城市的很多经验在这里是没办法复制的,我们需要的是顺德经验。
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地跟本地社区做活动,如读书会、分享会、小型音乐会、影片放映会等,通过很多的小型活动,不断去吸引观众进入美术馆,可能先让他们进来,比让他们看懂更重要。而在北京、上海,让他们进来已经不是一个难题了,而让他们如何去更好看展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