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只此青绿》先后加演 传统文化IP圈粉年轻观众

0
分享至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近日,《只此青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原计划演出5场,结果因观众反响强烈先后三次加演13场,观众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典雅意境中,迟迟不愿离去。

(原标题:《只此青绿》先后加演13场,《孔子》《杜甫》等市场热销 传统文化IP圈粉年轻观众)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段在虎年央视春晚刷屏后,直接带动了线下演出的热潮。近日,《只此青绿》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原计划演出5场,结果因观众反响强烈先后三次加演13场,共演出了18场,观众1.9万人次。每次演出结束,演员们都在如潮的掌声中不断返场谢幕,而观众则沉浸在青绿山水的典雅意境中,迟迟不愿离去。

《只此青绿》的爆红折射出传统文化题材舞台剧目日渐受到欢迎。近几年来,《孔子》《杜甫》《诗经·采薇》等多部舞剧、话剧音乐剧受到观众喜爱。据大麦平台的数据,2020年至2021年,仅该平台售出的传统文化相关演出就超过3.6万场,观演人次近200万,传统文化文娱消费蔚然成风。

●《只此青绿》加场仍一票难求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演出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开演前,保利剧院门口人头攒动,拿着演出票的观众陆续检票入内,还有不少没买到票的观众在场外观望,等待着有人转票的机会。大学生徐同学来看演出,兴冲冲地拿着演出票在门口自拍,她就是在春晚看到演出片段后“入坑”的粉丝,“当时就觉得被震撼到了,节目色调很古典,舞姿很典雅。”春晚后,徐同学一直惦记着看整场的《只此青绿》,“我关注了官方号,也关注了好几个戏剧、舞剧大号,它们会推开票信息,开票马上就抢,我手速还可以,抢到了,我同学也有没买到的。”

原本,《只此青绿》在北京的演出时间到4月17日,后加场至24日,依旧一票难求。目前在大麦网上,该剧评分高达9.4分,观后评论留言排在第二位的观众称,自己随着“青绿”的第一轮巡演看了10场。据大麦网数据,多次购票观看《只此青绿》的观众占比约8%。

《只此青绿》走红,是传统文化题材演出热的代表。近几年来,《李白》《杜甫》《孔子》等具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剧目日渐增多,也很受观众欢迎。在大麦演出榜单上,音乐剧《诗经·采薇》占据北京音乐剧话剧上新榜第一,近期开票的音乐剧《苏东坡》北京首场快速售罄,标记“想看”的人数持续上升。

●创新表达让传统题材剧作出圈

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剧作,何以在近几年间日渐受到观众青睐?

“《只此青绿》火了和它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有关,春晚舞台只截取了一小段,大家都想看看整场演出是什么样。再加上它的编导周莉亚、韩真之前创作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很火,自然也让观众对新作品充满期待。”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认为,《只此青绿》出圈的原因有很多,但它作为表现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有非常成功的地方,“它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做了创新性的表达。它的故事能让现代人走入历史的时空,这种讲述方式就很有创新性。”

在宋宝珍看来,这部剧目是用当代文化的视角回望历史,同时表现出传统文化中那些具有文人气息和美学韵味的内涵。综观出圈的传统文化题材作品,它们并非只是讲述发生在古代的故事,而是用现代的手法和视角,呈现传统文化的美与善。“表现传统文化的剧目并非从《只此青绿》开始,比如之前的实景演出《又见平遥》,还有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等一系列节目,都让人眼前一亮。”宋宝珍说。

大麦平台剧场运营负责人王莞尔介绍,这几年来,展现传统文化的作品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戏曲、相声外,音乐剧、话剧、展览等演出形式也开始融入传统文化主题或元素,作品的呈现方式也更符合时代发展、更加年轻化。不少剧方也与汉服、茶艺、文房四宝等传统文化相关的生产商和文化公司合作,文艺演出与文化消费相互促进,相互“引流”。

●文化自信让年轻观众走近传统

打开B站或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只此青绿+仿妆”“采薇+教学”“采薇+汉服发型”等关键词,能搜出很多博主的分享。这些博主研究《只此青绿》等舞台剧中的舞蹈、妆容、发型乃至服装,颇受网友关注。而这些在视频或图片中露脸展示的博主,基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传统文化类剧目颇具辐射力,在年轻观众中形成了独特的传播链。他们因为舞台作品的故事、舞蹈、音乐“入坑”一部剧目,进而学习剧中的舞蹈,模仿主人公的造型,再通过自己的模仿,在生活中把剧目推广给身边人。他们并不只满足于当演出的欣赏者,而是积极寻找自己在其中的“参与感”。

观众杨晓在工作之余学习舞蹈,也喜欢古典文学,“我在舞蹈班学了《孔子》里的采薇舞,就去看了这部舞剧,后来听说有音乐剧《诗经·采薇》,我也去看了。”演出看得多了,她也置办起好几身汉服的行头,穿着去剧场,也穿着跳舞、摆造型拍照,“我喜欢这些戏,因为里面的古典舞很唯美,我穿上这身衣服跳同样的舞,觉得自己也很美,因为中国文化里这些传统的元素很美。”杨晓说。

“这一代年轻人确实比前几代人更加有文化自信,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和交流的增进,西方的神秘感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了,他们对西方的迷信也没有了。”宋宝珍说,目前的社会思潮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年轻人,更有文化自信和自觉,“他们开始更愿意回首看祖国的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的历史文明。”

(文/记者 韩轩)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乌战争”只剩垃圾时间,各国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俄乌战争”只剩垃圾时间,各国都在做最后的准备

寻途
2025-07-10 20:34:30
爸妈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将13套商品房给前女友,我妈竟然放声大笑

爸妈AA制47年,我爸患癌后将13套商品房给前女友,我妈竟然放声大笑

风声起伏
2025-06-19 14:49:58
洛夫顿全场登场18分钟,投篮6中3得到8分3板2助

洛夫顿全场登场18分钟,投篮6中3得到8分3板2助

懂球帝
2025-07-14 09:56:34
发廊一店员跪着给顾客洗头,男顾客很享受,网友:感觉有些擦边

发廊一店员跪着给顾客洗头,男顾客很享受,网友:感觉有些擦边

唐小糖说情感
2025-06-17 09:40:21
46岁女星MaggieQ官宣结婚,历任男友包括吴彦祖、丹尼尔·亨利

46岁女星MaggieQ官宣结婚,历任男友包括吴彦祖、丹尼尔·亨利

鲁中晨报
2025-07-12 11:07:09
CCTV5直播中国女篮VS韩国,郑薇点评获赞,宫鲁鸣为何非得用双塔

CCTV5直播中国女篮VS韩国,郑薇点评获赞,宫鲁鸣为何非得用双塔

体育大学僧
2025-07-14 11:19:09
比亚迪被判侵权!面临技术禁用!

比亚迪被判侵权!面临技术禁用!

中国半导体论坛
2025-07-14 22:18:16
清朝唯一因马屁拍得太肉麻被斩首的人,头颅菜市口挂12年才准下葬

清朝唯一因马屁拍得太肉麻被斩首的人,头颅菜市口挂12年才准下葬

清风文史
2025-07-12 17:50:03
300斤女吃播主播突发猝死,腹部异常胀大,尸检揭示惊人景象

300斤女吃播主播突发猝死,腹部异常胀大,尸检揭示惊人景象

罪案洞察者
2025-06-23 10:08:27
朝鲜首位女外务相崔善姬

朝鲜首位女外务相崔善姬

叮当当科技
2025-07-15 02:40:10
太热了土地爷翻个身?西安地震冲上热搜第一,网友却热议高温天气,全国最高温前10有6地在陕西

太热了土地爷翻个身?西安地震冲上热搜第一,网友却热议高温天气,全国最高温前10有6地在陕西

极目新闻
2025-07-14 17:46:06
俞敏洪:当孩子不尊重你,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就够了

俞敏洪:当孩子不尊重你,不必翻脸,只需“乌鸦定律”就够了

诗词中国
2025-06-17 13:12:55
不是迷信,梦见逝去父母,往往是给你这几个提示

不是迷信,梦见逝去父母,往往是给你这几个提示

有故事的人
2025-07-09 06:29:09
菜鸟驿站真的很赚钱吗?网友:适合脾气性格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人做

菜鸟驿站真的很赚钱吗?网友:适合脾气性格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人做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7-07 00:10:03
朱雨玲4-2战胜陈熠,首夺WTT大满贯冠军

朱雨玲4-2战胜陈熠,首夺WTT大满贯冠军

懂球帝
2025-07-14 10:07:28
253票比65票!不顾中国反对,泰国撤回法案,他信家族自断生路

253票比65票!不顾中国反对,泰国撤回法案,他信家族自断生路

平祥生活日志
2025-07-14 16:27:13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被查,曾执掌国内首个内陆港9年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松被查,曾执掌国内首个内陆港9年

界面新闻
2025-07-14 18:44:22
赚翻了!23家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出炉,最高预增超1000%!9家净利同比翻倍

赚翻了!23家上市券商上半年业绩出炉,最高预增超1000%!9家净利同比翻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4 22:45:05
四川特大杀人案:因690元欠款引血案,24岁民警开枪连杀10人

四川特大杀人案:因690元欠款引血案,24岁民警开枪连杀10人

莉雅细细谈
2024-02-28 19:56:39
金砖传来大喜讯,莫迪已彻底想通,普京高兴得很,中国则异常镇定

金砖传来大喜讯,莫迪已彻底想通,普京高兴得很,中国则异常镇定

红色国际
2025-07-13 20:30:03
2025-07-15 05:31:00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头条要闻

20天超2000次地震 日本一地被震麻了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本地
游戏
公开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裤子那里鼓鼓的,当代都市丽人都被女装做局了

生化奇兵之父新作《犹大》为纯粹单机!拒绝在线服务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