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艺术 > 正文

张杰:让更多人感悟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

0
分享至

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生作品展“开放的六月”6月1日线上线下同时开幕,据悉,本届毕业展涉及四个一级学科和24个本科专业的作品,线上、线下分别有1364人、1086人的近万件作品参展,包括美术学类、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艺术学理论类、教育学类和建筑类等毕业作品,线下本科生作品展览地点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校区)、重庆当代美术馆(黄角坪校区),线下研究生作品展览地点为虎溪公社(大学城校区)。

展览期间,网易艺术特别邀请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著名艺术家张杰老师做客网易会客厅,共话本届学生、毕业展览呈现出的全新特质,教学线上化、新科技概念对艺术教育、艺术创作的影响,也借此机会走进张杰老师个人的艺术世界,透过艺术家的创作转型也从另一维度与四川美术学院学科教学相遇,并通过四川美术学院引向对未来艺术教育、学科建设等话题的展望。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美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著名艺术家张杰

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生作品展现场

因为疫情的原因,本届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的课堂有着较大调整,但在张杰的观察中,毕业创作的学术质量、整体面貌与往年相比并没有差距,一些方面还有全新突破。一方面源于学生的认真投入,一方面源于学校的严格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届毕业创作充分体现了四川美术学院近年来倡导的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生活的办学理念,“我对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展是非常积极、非常肯定的评价”,正因为如此,张杰也相信每位观众在毕业展都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亮点。

“开放的六月”在四川美术学院已举办了十八届,今年毕业展也是“线上+线下”第三次结合,对于其所带来的优势张杰有着深刻的体会:传播更广、影响更大、信息量更多、互动性更强。与此同时,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影响的不只是艺术展示,在张杰看来,还反映在艺术创作的思维上、方式上,以及艺术创作取材上,所以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老师、学生,都应该关注包括元宇宙、NFT在内的的科技创新,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也要面向科技,面向未来。

作为艺术家的张杰其艺术创作也在追求创新中持续转型,从乡土到城市,从自然到生态,再到回归城市以及城市中追梦的人,所有的关注点都体现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张杰强调“我的艺术主题、艺术表现、艺术探索是和整个中国这40多年发展同频共振的。”同时坚守不变的是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的观察方式,以及对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最精彩的、最有意义的一些瞬间、一些话题的关注。

作为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的张杰也成长于四川美术学院,他谈到四川美术学院源自成都艺专和西北军政大学的两条脉络,“我们既有艺术本体研究,也有红色基因传承”,两条脉络贯穿至今也形成了学校开放、多元、包容以及艺术创新、艺术实验的艺术创作态度。所以在张杰看来传统不是包袱,而是艺术创作的基石,可以让学生眼界更高、所见更远。作为在艺术教育界深耕四十余年的专家,他笃信艺术教育所培养的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而艺术家的愿景与期待是让更多人感悟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

近万件作品亮相“开放的六月”

网易艺术: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展“开放的六月”于6.1盛大开幕,对于今年的毕业创作与设计您有哪些整体印象?

张杰:今年这届学生比较特别,本科生2018年入学,研究生2019年入学,在2020年遇到了疫情,他们大学中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创作阶段,都是在疫情影响下在进行的,因此一些教学计划被迫做出相应调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他们非常投入,学校对整个毕业教学的全过程也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所以今年毕业展的学术质量、整体面貌和往年相比并没有差距,反而在某些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四川美术学院最近几年一直倡导、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整体思路,就是要让我们的学生:他们的学术应该是面向大众的学术,他们的研究应该是面向社会的研究,他们的创作应该是面向生活的创作。从今年这届学生呈现出的作品来看,我认为体现了我们四川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

近万件毕业创作也体现出今天中国美术教育的一种变化,它的学科、它的专业不断拓展,它的创作方法、设计思路不断创新,同时体现出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全新成果,所以我对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展是非常积极、非常肯定的评价,这是整体印象。

四川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美术馆举行了媒体开放日活动

网易艺术:今年的毕业创作呈现出哪些全新的特质?又有怎样的亮点打动了您?

张杰:一千多位学生的近万件作品是规模非常大的艺术展,应该说是亮点纷呈,相信每位观众都能找到他们心目中的亮点。从我的视角看归纳起来至少有三个亮点:

第一,我们的毕业创作展现了当代年轻人对新艺术、新艺术表现方式、最前沿艺术发展的向往、追求、探索。他们非常关注自己对世界的体会和看法,虽然有些不太完整,有些也很青涩,但是他们有兴趣、有冲动,想用自己特殊的方式来表现这个世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多的强调跨界、交融,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材料、绘画方式表达自己对当今世界的理解。所以四川美术学院的毕业创作在艺术语言独创方面的探索性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

第二,我们很多设计类、应用类的学生,从小我放大到大我,从关注自己放大到关注大众,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生活,所以他们很多的选题、方案,在关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玩。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包括乡村振兴、城市提升、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等,通过设计让我们的乡村与城市更加的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第三,在现场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毕业创作从二维到了三维,从现实到了虚拟,所以整个展览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艺术形态,各种各样的氛围营造,视觉的、听觉的叠加在一起产生一种沉浸式的、互动式的,或者具有科技感染力的效果,这种艺术形态的拓展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

这三个亮点,或者说趋势、特色,也从某种角度概括了中国美术教育的新面貌,我也相信未来的艺术肯定会有更大发展。

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生作品展现场

线下+线上 看科技如何助力艺术

网易艺术:今年的线下展览非常难得,同时我们也看到更多的作品进行线上展示,您如何看待这种线下与线上的互动?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展“开放的六月”从2005年就开始了,已经成为重庆的一张名片。2020年我们的毕业展从线下移到了线上,同时也在线下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展览,真正做到线下与线上的结合,全方位地呈现教学成果。疫情背景下的这三届线下+线上毕业展,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它的优势:

第一,推出线下+线上展,它的传播更广、影响更大。之前我们最多一年也只有30多万线下观众,而我们线上展的观众可以达到400多万。我们平台是和重庆上游新闻合作,借助媒体力量、融媒体力量对我们的毕业作品进行宣传,传播力大大加强,并且这种传播不受疫情影响。

第二,信息量更多,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创作灵感、创作过程、创作素材、创作故事、作品介绍等所有资料,通过视频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进行推广。

第三,互动性更强,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会组织专家对毕业展进行优秀作品评选,这是学院奖。同时我们也会进行大众网络评选,评选大众最喜爱的作品,让我们的学生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设计?通过线下与线上的结合,也让美术为寻常百姓的生活带来快乐。

网易艺术: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确为艺术传播带来助力,今天NFT、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也越来越多的被讨论,您认为这对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

张杰:我的基本理解是元宇宙是虚拟世界,那么虚拟世界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与影射,作为艺术家、艺术学生,同样不能回避,也要关注。科技的发展对今天的艺术教育有着很深的影响,我们的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也要面向科技,面向未来。关于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首先是思维上的影响。以前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是两个维度,但是今天两种思维方式都对我们的艺术创作起作用,现在我们用实验报告的方式来研究创作方案,用科学计算、理性思考来制定设计方案,今天的艺术教育、艺术家,应该具备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让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来创造美好未来。

其次是创作方式上的影响。以前我们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办艺术教育,就可以从事艺术创作,现在很多艺术创作都是借助了科学技术的创作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从创作论的角度,科学和艺术已经非常紧密。

再次是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艺术家很乐意把当代科学技术最前沿的成果应用到艺术创作之中,比如数字影像、全息投影、3D打印、自动控制等技术,以及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都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家:一个持续成长的生命体

网易艺术:您既是深耕教育领域的专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艺术家,去年在南京美术馆举办了重要个展《重叠的目光——张杰作品展》。您个人的艺术创作与课题研究有着怎样的转型? 又有着怎样的坚守?

张杰:作为艺术家首先他也是一个人,是一个持续成长的生命体,每一天都在变化。我的艺术道路是从1978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开始的,本科、研究生、留校一直到今天。回过头来看,我想我的艺术成长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是同步的,所以我的艺术主题、艺术表现、艺术探索是和整个中国这40多年的发展同频共振的,也是一个生命体的成长的过程。

早在80年代我创作了很多关注乡土、关注少数民族的作品,描绘乡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90年代随着中国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我开始关注都市,描绘城市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后来又关注到自然,通过中国式的审美,中国式的艺术元素、艺术语言展现我们中国山水自然的变化,从油画的东方美学这一角度进行艺术创作。再后来又在关注生态,蕴含着作为一个艺术家对于生态环境的思考。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关注点从生态、自然回归到城市,自然风景慢慢变成城市形态,最近一段时间在关注在城市里生活的人,我画了很多在城市里追梦的普通人。

画面中的各种人物、各种景观、各种形态,实际上都体现出了当代社会的发展,关注点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变化,但是我对社会的理解,对社会的观察方式并没有变,我一直坚守用形象的方式、艺术的方式、自己特有的视觉,来对我们社会变化进行描绘。

网易艺术:对于未来的关注点会有哪些计划?

张杰:今后我想用更多的时间,真正把我对世界的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关注今天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最精彩的、最有意义的一些瞬间、一些话题,在表现方式、在艺术语言上更加纯粹、更加鲜明、更加强烈,把自己独特的感受呈现出来。

网易艺术:非常期待您新的作品,也期待您新的展览。

《追梦人》之十二2021年150*130cm

《追梦人》之九2021年150*130cm

在艺术教育中预见未来艺术家

网易艺术:四川美术学院有着非常深厚的学术传统,您如何看待学术传统与艺术创新之间的平衡?

张杰:四川美术学院有两条脉络,一条是成都艺专,一条是西北军政大学,我们既有艺术本体研究,也有红色基因传承,既有对艺术自身探究的创作思路,也有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作思路,这两条线一直贯穿至今。这两条线也体现了我们学校关注现实、与时代同行的教育教学和艺术创作理念,也铸就了我们学校开放、多元、包容以及艺术创新、艺术实验的艺术创作态度。

从我读书的时候到今天的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的包袱,在宽松、自由的学术传统与奖励新人的学术氛围中创作,我们很多学生都能够在学生时代就创作出他们的代表作品,比如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所以传统不是包袱,而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石,让学生在基石之上眼界更高、所见更远。

网易艺术:对于艺术学科的发展您有怎样的期待?对于艺术教育、美术教育的未来您又有怎样的展望?

张杰:我在艺术教育界已经四十多年,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已经十八年,所以我对中国艺术教育有很多感受,我认为中国艺术教育处于最好时机。

关于中国艺术教育下一步的发展,我认为重要的是如何构建自己的、独立的、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艺术评价标准?在符合高等教育普遍规律的基础上,艺术院校如何真正认识艺术教育规律、强化艺术教育特性?如何把当代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特点引入到当代艺术教育?这也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话题。

我一再强调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先做文人、再做艺人,艺术教育所培养的未来艺术家,一定是对世界发展规律有着深厚的观察分析与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艺术表现能力,可以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艺术的方式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感悟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

四川美术学院2022毕业生作品展现场

(图文资料来自四川美术学院官网和张杰老师)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还是赢了?美联储连夜“投降”,半小时内美国股市全面大涨

特朗普还是赢了?美联储连夜“投降”,半小时内美国股市全面大涨

肆时说
2025-04-26 19:03:47
感谢印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感谢印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低调看天下
2025-04-25 23:12:34
印军炸弹先爆了,枭龙升空,埃及强援就位,巴铁要靠中国武器打赢

印军炸弹先爆了,枭龙升空,埃及强援就位,巴铁要靠中国武器打赢

说天说地说实事
2025-04-26 10:44:53
痛心!广东玩具厂老板娘去世,长相漂亮与丈夫打拼18年,育有2娃

痛心!广东玩具厂老板娘去世,长相漂亮与丈夫打拼18年,育有2娃

博览历史
2025-04-26 13:17:10
我的个天啊!一个三届全明星,32岁当打之年,季后赛场均仅仅3分

我的个天啊!一个三届全明星,32岁当打之年,季后赛场均仅仅3分

球毛鬼胎
2025-04-26 22:04:35
日本女星三吉彩花终于下海了,为艺术牺牲

日本女星三吉彩花终于下海了,为艺术牺牲

吃瓜党二号头目
2025-04-26 08:23:55
蓝白上凯道人数超数倍,马英九力挺,黄珊珊面目显露,黄国昌大怒

蓝白上凯道人数超数倍,马英九力挺,黄珊珊面目显露,黄国昌大怒

阿握聊事
2025-04-26 13:00:41
中超最新积分战报:深圳极限绝平,申花征服客场,山东倒下

中超最新积分战报:深圳极限绝平,申花征服客场,山东倒下

足球狗说
2025-04-26 21:46:35
被放倒,孙铭徽鄢手骐冲突原因找到,慢镜回放,谁注意杨鸣举动

被放倒,孙铭徽鄢手骐冲突原因找到,慢镜回放,谁注意杨鸣举动

乐聊球
2025-04-26 21:06:11
上海一蓝猫四肢被砍,肚里还有小猫,抢救无效去世,警方介入调查

上海一蓝猫四肢被砍,肚里还有小猫,抢救无效去世,警方介入调查

老鹈爱说事
2025-04-26 16:23:51
快船如果半决赛打雷霆,能进西决吗?苏群很直接,哈登最后一战

快船如果半决赛打雷霆,能进西决吗?苏群很直接,哈登最后一战

去山野间追风
2025-04-27 00:51:23
2025斯诺克世锦赛16进8轮次,庞俊旭首阶段2-6落后奥沙利文

2025斯诺克世锦赛16进8轮次,庞俊旭首阶段2-6落后奥沙利文

直播吧
2025-04-27 00:57:07
弘一法师:不要经常跟人说自己身体不好,记性差,命不行...

弘一法师:不要经常跟人说自己身体不好,记性差,命不行...

清风拂心
2024-12-27 09:30:30
太苦命了,重庆高楼抛子案孩子的生母陈美霖又患了癌症。

太苦命了,重庆高楼抛子案孩子的生母陈美霖又患了癌症。

明月聊史
2025-04-24 23:50:54
31省份人口数据:10省份生娃贡献近六成,11省份人口自然正增长

31省份人口数据:10省份生娃贡献近六成,11省份人口自然正增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4-26 18:17:42
1-0!9.2亿豪门5轮不败重返前4 英超欧冠席位战:第3到第6只差2分

1-0!9.2亿豪门5轮不败重返前4 英超欧冠席位战:第3到第6只差2分

狍子歪解体坛
2025-04-26 21:31:39
米神打铁,替补奇兵暴走,残阵骑士37分血洗热火,3-0夺赛点!

米神打铁,替补奇兵暴走,残阵骑士37分血洗热火,3-0夺赛点!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4-27 04:24:42
教皇封棺画面公开,生前决定不要三层棺木,侄子没钱出席米莱挨批

教皇封棺画面公开,生前决定不要三层棺木,侄子没钱出席米莱挨批

晓风说
2025-04-26 20:23:12
重磅会议传递三大信号,国运之战已经打响,每个人都要做好斗争准备

重磅会议传递三大信号,国运之战已经打响,每个人都要做好斗争准备

智谷趋势
2025-04-26 22:14:51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突然发现全国人民都不敢接电话了!

振华观史
2025-04-15 13:29:07
2025-04-27 04:55:00

头条要闻

特朗普将举行集会庆祝执政100天 美媒:时机不妙

头条要闻

特朗普将举行集会庆祝执政100天 美媒:时机不妙

体育要闻

广厦19分胜辽宁获开门红 孙铭徽13分3助崴脚

娱乐要闻

金扫帚奖出炉,包贝尔意外获“影帝”

财经要闻

韩国的"宇树科技" 是怎样被财阀毁掉的?

科技要闻

百度心响实测:“能用版Manus”开了个好头

汽车要闻

充电5分钟续航100公里 探访华为兆瓦超充站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梦幻西游:出了双固伤玉魄却难过,口袋版成刷80级环装首选

家居要闻

清徐现代 有温度有态度

房产要闻

教育理念再进阶!解码新世界星辉如何构筑「家校社成长生态圈」!

手机要闻

vivo大折叠屏新机曝光,三季度登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