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科学艺术研讨会于2022年9月25日上午在北京望京小街图书馆举行,研讨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与北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网易艺术作为项目支持单位及独家官方直播平台。此次研讨会也是第24届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系列活动之一。
本届研讨会主题为“科学与艺术:双碳时代与绿色设计、数字艺术”,旨在紧密结合近年来科学与艺术发展取得的突出成绩,深入探讨科学技术融合下双碳时代与绿色设计、数字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示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让关注研讨会主题和分议题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在研讨会平台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以促进跨学科领域专家协同创新。这里是网易艺术带来的现场报道:
2022年第七届科学艺术研讨会现场
艺术与科学会在顶峰汇聚
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副理事长鲍泓在致辞中表示,在新时代历史发展阶段,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文化与艺术的繁荣,使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绿色设计、数字艺术等都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对人们生活产生了更多的影响。
原陕西省科协党组副书记、陕西省公共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长丁德科在致辞中强调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的重要性,他认为我们处在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我们处在创新发展的时代,而艺术家与科学家交流合作可以产出巨大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在致辞中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话:“科学和艺术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顶峰汇聚。”他认为站在这个汇合的焦点上了,科技与艺术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如果说科技的驱动力是人的好奇心,那艺术的驱动力是人的想象力。“将艺术与科技用设计语言去诠释城市文脉和时代精神”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师生的座右铭,而科学与艺术的本质和使命都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秩序和规律。
北京数字科普协会副理事长鲍泓
原陕西省科协党组副书记、陕西省公共科学素质发展联盟理事长丁德科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马浚诚
学术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中
现在与未来链接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的报告主题是“艺科融合,创新发展”,分享了清华大学在艺术科学领域的工作情况,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之路,“政产学研”的联动发展以及未来趋向的创新研究。
早在2001年,清华大学就成立了艺术科学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旨在让艺术、科学等不同领域专家共同探讨交叉学科在未来的多元化发展路径。2018年成立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真正将所谓艺术与科学的学科融合、产学研融合工作纳入实体平台,共同面对艺术科学产业,并从未来出行、未来生活、未来时尚、未来健康、未来学习、文化可持续六大板块进行有计划的推动。“我们打破了传统学院制的学科分布,而是面对社会不同维度的需求进行划分。”汪建松谈道。因此研究院接下来更为重要的目标是迎合清华大学2030年创新行动计划,将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进行对接,为学科和产业融合提供平台服务。
报告中汪建松引用了约翰.列侬的话:“一个人做的梦,就只能是个梦;一群人怀着同一个梦想,便是真实。”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便是真实。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汪建松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效果图
现实与虚拟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教授费俊以“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语境与实践”为主题,由一张“创造力循环”图表展开关于艺术与科学的论述。在他看来,艺术可以理解为是对生活、对社会的观察,产生新的认知后进入科学求证,科学会把信息转化成知识,知识又会进入到工程,即通常所说技术领域,进而转换成功能,而设计师恰好能够帮助工程师把功能和技术转换成人类可以使用的产品或者服务。
艺术、设计、工程、科学四大学科这一传统的关系在今天不断加速,从而形成更多交叉和融合的时间关系。费俊强调,今天四大学科同时面对一种更加跨媒介的时代,包括形而下、形而上、数字媒介和生物媒介,费俊谈到“新的媒介环境不再仅仅是科学家、工程师,也不再仅仅是艺术家、设计师,而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新环境和新课题。”因此“在这样新的认知条件下,我们开始在生物科技与艺术、机器人科技与艺术、智能科技与艺术以及数据科技与艺术四个方面开展教学科研和创作工作。”基于此费俊预言:未来的艺术家、设计师不仅能够在现实世界中进行创作,他们还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创作,包括在两个世界中游刃有余。
在报告中费俊分享了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的众多作品案例,其中包括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创作的新媒体,作品尝试把数据变成艺术创作的驱动力,航班对应画面中鸟的起飞与降落,即一个所谓的虚拟园林,和物理世界又强烈的关联在一起。
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工作室教授费俊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媒体作品
双碳时代:来自科学与艺术的助力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卢春阳报告聚焦“数字化与碳中和”,介绍了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内外背景,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立法或法律提案、政策文件等不同形式,提出或承诺要实现碳中和目标,覆盖全球85%以上的碳排放GDP和人口,走向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故事。报告中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面临的挑战,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路径,数字技术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思路框架和机理等。
“数字化和绿色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卢春阳介绍道,数字化是实现绿色化的手段和方式,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绿色的理念,要用数字的基础去打造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以工业文明助推生态文明的建设。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副总工卢春阳
卢春阳“数字化与碳中和”报告节选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CEO卢伦燕报告聚焦“碳中和与全民行动”,分享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双碳目标与实践,可再生能源与企业碳减排的重要性,以及普通民众如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关于碳中和,卢伦燕总结了其本土行动、全球影响的特点,“每个国家、每个城市要在自己的辖区范围之内开展工作,从而才能产生一个集合的、有利的影响。”具体到世界自然基金会在国内的工作内容卢伦燕概括为三件事:推动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的实现、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和在公众中传播气候变化和碳中和知识,助力全民行动。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CEO卢伦燕
卢伦燕“碳中和与全民行动”报告节选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师丹青报告主题为“数据驱动的生态环境感知与艺术表达”,在师丹青看来全球生态问题往往是宏大、漫长且相对隐蔽的,人们不容易产生切身的直观感受。例如“在过去的172年,全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1.2度,对于普通的人来讲100多年才升高到1.2度,好像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生态环境大数据通过科技手段,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进行镜像建模,数字艺术与数据科学的结合,可以提供一种新的生态体验方式,通过生态数据艺术作品提升人体感官的“敏感度”,令曾经无视无感的生态问题变得可视可感,激发人们付诸行动改善环境。
师丹青分享了《生态方舟-长江巡游计划》,该作品把长江作为数据分为100段,每段生成一个可视化的立方体,实时读取该位置的天气与污染程度,类似于虚拟现代版马远《水图》。师丹青认为“数据加上艺术能够让生态变得可视,或者我认为可视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状态,不是灌输性的告诉我,而是真正的能够感受到。”
清华美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师丹青
师丹青“数据驱动的生态环境感知与艺术表达”报告节选
元宇宙:这里的艺术由数字打造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蒋文博探讨“加密艺术的语言逻辑”,报告梳理了加密艺术自2012年萌芽至今20年的发展过程,从历史溯源、概念界定和语言分析三个层面,归纳加密艺术语言的内在逻辑,进而展开追问和反思。在蒋文博看来,无论在任何技术条件下,对于文明的想象,对于文化的建构都离不开语言,因此他以语言逻辑的视角切入加密艺术的研究。
通过对加密艺术的历史溯源,蒋文博认为其创作、观看、收藏、流通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NFT艺术作品大多直接用数码技术创作,NFT艺术作品的观看性偏于私密,NFT艺术作品具有唯一性且价格是完全透明的,其来源、售价、转卖等信息都能被记录。
因此加密艺术也就具有了新的语言特征,首先是兼容性,无论是否有物质载体,NFT艺术作品的最终的语言形态是数字语言;但由于其逻辑起点是“通证”,而非创造,因此具有极强的兼容性。其次是拓展性,拓展了艺术创作的思维边界,为诸多瞬间的、一次性的、不可保存或无法用传统艺术形式呈现的创作提供了认证可能;第三是交互性,收藏者它可以介入创作,可以对创作者、艺术家它会产生影响。
蒋文博进一步谈到,“我们需要反思、来认知,面对这样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创作方法,我们更需要冷静,我们更需要结合我们历史和当代进行系统的思考。”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副秘书长蒋文博
蒋文博“加密艺术的语言逻辑”报告节选
思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韩一以“数字艺术与文化艺术融合探索之路”为主题,分享了思路视觉20年时间里数字视觉与文化艺术互相结合的项目案例,包括古典画卷主题、历史溯源主题、红色文化主题以及文化创新主题。
在韩一的概念中CG数字艺术是可以观古看今创未来的艺术形式,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承接着以往媒介。因为和博物馆、科技馆的深入合作,韩一更加看重数字艺术对文化本质的呈现,“一定要真正去把这些文物了解清楚,然后再用新的媒体展现。用科技赋能文化的艺术之美,是我今天想要传达给大家的。
思路视觉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韩一
2022年第七届科学艺术研讨会现场
学术主持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中在研讨会最后谈到,2004年美国的哈佛大学有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结论其实就是一句话: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项文化未来城市全球报告,也指出文化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王中认为“今天‘文化’这个词我认为是可以拆开的,‘文’可能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宝藏,‘化’其实是转化、发展、变化。”在一定意义上,科学技术、数字艺术将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本届双碳时代与绿色设计、数字艺术,科学与艺术又将有哪些新的延展?我们期待新一届科学艺术研讨会再相聚。
2022年第七届科学艺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会议信息:
时间: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9:00-12:30
线上参加及观看方式:线上官方独家直播 网易新闻APP、网易艺术、网易艺术官方视频号
线下研讨会地址:望京小街图书馆,朝阳区望京街9号万科时代中心B座8层
项目指导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项目主办单位:北京数字科普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项目支持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办事处 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 万科时代中心·望京 青年设计100 NEEDART艺术空间
项目信息:
学术指导:闫保平、马浚诚、田海鹏
学术主持:王中、鲍泓
项目策划:曲学利、郝凝辉
执行策划:卓凡、吴赛
项目组委会:
马浚诚、王中、王振强、田海鹏、齐锐、闫保平、曲学利、李亮、宋明霞、吴赛 、苏海江、卓凡、侯俊杰、郭豹、郝凝辉、鲍泓
(按姓氏笔划排列)
联系方式:
研讨会组委会办公室:北京数字科普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联系人:曲学利、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