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雨佳:微光渐暗
LIU YUJIA: A DARKNESS SHIMMERING IN THE LIGHT
2023.6.22 - 7.30
策展人:于渺
Curator: Mia Yu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北京第一空间
Tang Contemporary Art, Beijing 1st Space
刘雨佳个展“微光渐暗”正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第一空间展出,由艺术史学者于渺担任策展人。展览以北方森林的光为隐喻,以超越人类中心化的生态视角来看边疆。展出的影像作品包括在新疆和长白山实地拍摄的两个系列。展览试图探讨艺术家用媒介和文本编织而成的“生态虚构”影像(eco-fiction)不仅是一个历史、生态和精神维度的交汇之处,也是人与万物之间建立同情关系的艺术性方法。
展览现场
走进展览,观众首先经过一段走廊,会看到放置在入口走廊上方的影像《光与尘埃》(2023)。艺术家沿着中朝边境旅行,拍摄了为界河的图们江和漫长的铁丝网隔离带。铁丝网两侧的两国景观有着巨大的落差,同时又有着微妙的关联。镜头下,我们看到边境是现代国家的分割,但边境两侧也是相连的生态体。尽管把手森严, 水体、植物和动物种群依然以各自的有机方式跨越现代国家的阻隔。影片还穿插了一个长白山林场里废弃多年的塑料大棚。飘舞在空中的只有光和尘埃,就像一个置于时间漩涡中的废墟。艺术家用16毫米电影胶片拍摄了这个梦境般的临界空间。当观众穿过走廊的时候,也好似置身于一个时空悬置的漩涡。穿过走廊的同时,观众也在穿越边境。
展览现场,《光与尘埃》,单通道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彩色,无声,5分48秒,2023
从走廊向左拐,观众进入新疆,左侧的封闭展厅中展出艺术家于2019年开始拍摄,并于2021年完成的影像作品《寻宝》。从2015年开始,刘雨佳游走于新疆腹地,目睹上亿年的冰川融化、气候变化导致干涸的河床、被沙漠埋葬的文明遗址以及资源过度开采导致的破碎景观。《寻宝》叠加了20世纪初考古学家斯坦因在昆仑山和和田地区的考古与当地少数民族在玉龙喀什河河道挖玉这两条贯穿今昔的发掘叙事,探讨了“考古发掘”与“挖玉”这两种人类活动与地球深层所建立的连接,以及“风和沙”这种浪漫的介质。从这件作品开始,艺术家把边疆的风景看作是一个个时空的漩涡,既能带我们进入历史,又能勾连当下的现实与未来想象。
展览现场,《寻宝》,单通道4K影像,彩色,立体声,53分14秒,2021
从《寻宝》出来,观众再次穿越“边境”。进入展览大厅,豁然出现的是一个巨大的“影像魔方”。两个作品投影形成直角的两块巨幕上。右侧的影像是影像作品《微光渐暗》,另一侧是《蘑菇》。2022年至2023年间,艺术家在长白山和松花江上游地区进行了四次旅行拍摄。她利用16毫米电影胶片、数码摄像、无人机、GoPro等多种影像媒介拍摄了伐木、狩猎、采集人参、捕鱼等大量纪录影像。这个过程中,艺术家不仅亲历了自然的变化,也遭遇了极寒,极端气候因素给身心以及拍摄带来的巨大挑战。
影像《微光渐暗》(2023)把冰封的松花江视为一个时空穿梭的入口。通过向纪录影像中融入西伯利亚地区和兴安岭地区民族志、东北文学和民间神话传说的片段,艺术家虚构了一系列的生态故事:边境上的河流、山脉、森林和冰层是恒定又变幻的舞台;风雪作为诗意的介质勾连起过往与当下;动植物和人类平等地缠绕共生。影片试图以诗化的语言去破解自然-文化、科学-神话、技术-生态、人-非人之间的二元对立,其中也洋溢着艺术家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共情。
展览现场,《微光渐暗》,单通道4K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彩色,5.1声道,64分17秒,2023
左侧屏幕呈现了刘雨佳的另一件作品《蘑菇》(2023)。东北亚的森林里弥散着一种摇曳不定的散射光,那是森林生态的灵魂所在。林下种群在这种明暗相间的光里交换着生命的信息和能量。刘雨佳用微距镜头追逐着林下光,也追逐着林下蘑菇周围的生态。这些低矮的林下生态被放大为另一种丛林,让我们清晰地看到蘑菇与苔藓、昆虫、土壤之间的共生之舞。
展览现场,《蘑菇》,单通道4K影像,彩色,立体声,13分14秒,2023
与蘑菇相对应的是在两块小监视器上分别展出了刘雨佳的影像作品《采摘》和《市场》。与顶天立地的林下生态相比,这两个与人类有关的影像反倒被放得很小。
左:《市场》,单通道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彩色,无声,19分53秒,2023
右:《采摘》,单通道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黑白,无声,8分25秒,2023
《采摘》(2023)聚焦长白山地区木耳种植园中朝鲜族女工的采摘过程。长白山地区有着很多木耳种植园。木耳被种植在木材碎屑压制成的木桩上,收获季节由当地的朝鲜族女工采摘。2022年秋天,艺术家用黑白16毫米胶片拍摄了采摘现场。为了防晒和防蚊虫,女工全身包裹严实,在袅袅的蚊香中默默劳作。艺术家一贯关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劳动者的日常状态。《采摘》中的朝鲜族女工和《手的沉默》中的维族地毯女工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但是都用双手来处理木耳和羊毛这两种从动植物身上采集的原料。与维族女工不同,木耳采摘工的脸藏在围巾后面,她们彼此之间也少有交流。艺术家使用黑白胶片拍摄意在突显女工劳作的重复性和她们的沉默。
《采摘》(静帧),单通道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黑白,无声,8分25秒,2023
另一件影像作品《市场》(2023)关注同样位于长白山地区的一个人参市场。长白山人参生长在东北亚森林的深处,是以红松为主的林下生态的一部分。人参在中国传统宇宙观被想象为人在植物界的化身,其药用功效也与传统宇宙观之间想象有着关联。直至今天,长白山的跑山人还保存着传统的仪式和习俗,其背后隐藏着民间的生态思想。近年来人工种植的园参是一个重要的经济作物。长白山地区遍布着人参种植基地和人参市场。艺术家于夏冬两季用16毫米胶片拍摄了抚松万良人参市场,这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市场空间里,我们看到人参产业链中不同人的表情和状态,也看到堆积如山的、在人类控制下迅速催生的人参。在展览中,长白山的人参市场与《寻宝》中的和田玉石市场隔空呼应,激发我们对于两个边疆资源采集和流通之间的比照。
《市场》(静帧),单通道影像,16毫米胶片转2K数字影像,彩色,无声,19分53秒,2023
如果说“影像魔方”的正面是一个投射移动影像的空间, 它背面的内部空间展示的则是静态影像,展出艺术家的摄影、影像静帧,并且配合从片中摘录的文字,形成一个沉思空间。
展览现场
位于展厅尽头空间中的《手的沉默》(2021)将镜头投向新疆和田地区地毯厂的编织女工、库车地区布料市场的女裁缝和她们的空间。这些空间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模糊地带。女工们一边劳作,一边唠着家常,与工友分享日常的欢愉、思念和忧虑。她们打量着闯入的拍摄者, 也猜测这场拍摄的意图。而更多时候,她们保持着沉默,正如她们手中的工具。艺术家和摄影机陪伴着她们的沉默。摄影机的前后是关于织物和影像的两种生产,以及女织工和女艺术家这两类女性生产者。《手的沉默》延续了艺术家在创作中对于女性日常微妙境遇的一贯关注。
展览现场,《手的沉默》,单通道4K影像,彩色,立体声,23分32秒,2021
展览现场
由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出版的展览同名画册《微光渐暗》也同步发布。
画册封面
画册《微光渐暗》由资深设计师栗子设计,灵感来源于展览的主要作品形式——影像。 画册采用16:9的荧幕比例作为开本。封面选取丝印白纸做底,上附一层进口硫酸纸,以呼应展览主题中北方森林中散射的微光,又暗指影像屏幕的质感。
画册采用左侧穿孔设计,精心选取可拆卸的金属软夹,银色的金属光泽宛如北方边境河流上的冰面,给人以清冷、敏锐的意向。如此每一页皆可取出,成为一张海报,单独欣赏。
翻开画册,内页以240g涂布特种纸高清印刷,大量全彩页高清作品图,并附有每一件作品的中英文阐释。
内页
封底
关于艺术家
刘雨佳,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艺术家近期的创作利用诗化的语言来探索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她将中国边疆地区的风景看作时空漩涡,通过糅杂纪录影像与民族志、文学、民间传说和游记等多重文本的方式来构建带有具身性和情动体验的散文影像。
刘雨佳曾在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2017,2016)、剩余空间(武汉,2021)、外交公寓12号(北京,2021)与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上海,2015)举办个展。
其作品曾展出于“缓存在”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2022年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极限混合”2019年广州空港双年展;“何不再问”2016年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美国匹兹堡大学美术馆、美国弗吉尼亚莫斯艺术中心、韩国蔚山市立美术馆、上海昊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K11美术馆、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广东顺德和美术馆、北京木木美术馆、UCCA沙丘美术馆、德国杜塞尔多夫尤莉娅·施托舍克收藏、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CFCCA、英国伦敦Troy House艺术基金会、美国旧金山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OCAT上海/深圳/北京、连州摄影博物馆、银川当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大型机构。她的单屏影像作品也曾于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香港M+美术馆等美术馆与机构进行放映。她曾被提名“保时捷中国青年艺术家双年评选”(2019)与“OCAT × KADIST青年媒体艺术家项目”(2022)。
关于策展人
于渺是一位艺术史学者和策展人。她关注生态政治、资源边疆、新物质主义视角下的能源和采矿业、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和生态诗学。她是长期研究策展项目“资源边疆:从东北出发的生态视角”的发起人和策展人。
于渺近期的主要展览和项目包括: “刘雨佳:微光渐暗”(当代唐人艺术中心)、“Empowerment”(Kunstmuseum Wolfsburg)、“李勇:无焰之火”(五月公园画廊)、“从东北出发的生态缠绕”(瑞士文化基金会)、“地方知识与多元生态感知”(歌德学院北京)、“三个争议的场域——漫长的九十年代及其寓言”(时代柏林艺术中心)、“百物之息”(2021年OCAT双年展)、“从海参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2020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写真伦理:中非影集”、“倪军:一个棘手的个案”(偏锋艺术中心)、“潘玉良:沉默的旅程”(时代美术馆、Villa Vassilieff)等。
于渺曾获得2018年YISHU当代艺术批评奖、2017年泰特美术馆亚洲研究奖、2015年CCAA当代艺术批评奖以及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她参与写作的英文专著《Uncooperative Contemporaries: Shanghai Art Exhibitions in 2000》由Afterall研究中心和巴德学院联合出版。于渺是中国美术学院IMFA国际学程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也是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年鉴》的编委。